拜登和特朗普谁当总统对中国有利?拜登是钝刀子割肉,面带微笑佯称要握手言和,背后悄

蕴藏冬夏啥 2025-04-13 17:34:19

拜登和特朗普谁当总统对中国有利?拜登是钝刀子割肉,面带微笑佯称要握手言和,背后悄悄的磨刀暗刺、收紧绳套,拉着欧洲和日韩等一众小弟来围堵和孤立咱们。特朗普呢,上来就玩割袍断义、直接亮出底牌,对中国直接举起大棒的同时,对自己的一众小弟也是搂草打兔子,一番番的连消带打。   特朗普的对华政策是典型的“美式直球”,喜欢把底牌拍在桌上。比如2025年4月,他突然宣布对中国加征50%关税,要求中国立即取消34%的报复性关税。 这种“掀桌子”的做法虽然让中国出口企业短期内压力陡增,但也有三个潜在好处: 首先,倒逼中国加速自主创新。特朗普对华为、中芯国际的技术封锁,反而让中国半导体产业在“卡脖子”压力下实现突破。2024年长江存储量产232层3DNAND芯片,华为麒麟9000S芯片实现7nm工艺,这些成果都离不开特朗普的“反向激励”。 其次,削弱美国盟友体系。特朗普对盟友的态度是“不交保护费就滚蛋”。他要求欧洲将军费提高到GDP的5%,甚至威胁退出北约。这种做法让德国、法国等传统盟友对美国离心离德,2025年3月,法国总统马克龙公开表示“欧洲不应成为美国对抗中国的工具”。 最后,暴露美国制度缺陷。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导致美国通胀率飙升至6.5%,普通民众怨声载道。这种“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打法,让国际社会看清美国霸权的脆弱性,反而提升了中国“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吸引力。 而拜登的对华策略更像“太极推手”,表面和气实则暗藏杀机。他延续了特朗普的“印太战略”,但手段更隐蔽: 其一,构建“科技铁幕”。2023年8月,拜登签署“对华投资限制令”,禁止美国资本进入中国半导体、量子计算和人工智能领域。这种“软脱钩”比直接断供更具杀伤力,试图从源头切断中国获取尖端技术的渠道。 其二,编织“盟友网络”。拜登推动美日韩“铁三角”合作,升级《美日安保条约》,甚至在菲律宾新增4个军事基地。这种“网格化”围堵试图将中国困在第一岛链内,但效果存疑——菲律宾因美国加征17%关税而经济衰退,开始私下与中国接触。 其三,打“价值观牌”。拜登以“民主”“人权”为幌子,在新疆、香港问题上持续抹黑中国,还拉拢印度、越南等国加入“印太经济框架”(IPEF)。但这种“意识形态十字军”在东南亚国家中并不受欢迎,印尼总统佐科直言“不选边站队”。 无论是特朗普的“硬脱钩”还是拜登的“软围堵”,中国都有破局之道: 科技自主化:华为鸿蒙系统装机量突破7亿,比亚迪刀片电池全球市占率达35%,这些成果证明“国产替代”不是口号。2025年,中国在AI专利申请量、5G基站建设等领域已全面领先美国。 经济内循环: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凸显,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50万亿元,成为全球最大消费市场。特斯拉上海工厂年产能扩至100万辆,大众集团将70%的电动车研发投入转向中国,这些案例说明“脱钩”对跨国企业来说是自杀。 外交破局:中国通过“一带一路”深化与发展中国家合作,2025年对东盟出口增长18%,中欧班列开行量突破1.8万列。同时,中国在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等议题上主动发声,争取国际话语权。 如果必须在特朗普和拜登之间选一个,或许特朗普的“明牌打法”对中国更有利。虽然短期冲击大,但他的政策加速了美国霸权的衰落,为中国争取了战略窗口期。而拜登的“钝刀割肉”看似温和,实则是一场持久战,需要中国保持战略定力,在科技、经济、外交三条战线上持续发力。 不过,无论谁当总统,中国都应坚持“做好自己的事”这一根本原则。正如王毅外长所说:“亚太是合作发展的热土,不是地缘政治的棋局。”只要中国保持发展势头,任何外部压力都将成为前进的动力。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 特朗普威胁将加征50%额外关税,外交部:中国人不惹事不怕事

0 阅读:565

猜你喜欢

蕴藏冬夏啥

蕴藏冬夏啥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