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读原文。《周易》原文只有六十四卦卦象(名)、卦辞、爻辞三个部分,约五千余字

绿野萍踪文化行 2025-04-13 12:22:51

第一,读原文。《周易》原文只有六十四卦卦象(名)、卦辞、爻辞三个部分,约五千余字,加上“易传”二万四千字,总字数三万以内,理解《周易》本义,三万字的文章并不难读。 第二,读古籍一定要读原文。《周易》的卦辞、爻辞都是卜辞,学易先学卜,那就要按照原文原意阅读理解。比如,乾卦卦辞“元亨利贞”,不要解读为君子四德,而是“很好,此卦是有利之占”的意思。“贞”上之“卜”就是占卜的卜,贝,指的是钱币,古人以贝为货币,《周易》中有大量的交易占卜。 因此,坤卦卦辞说:“元亨,利牝马之贞”,这也是有利之占,原意说的是马匹交易。坤为地为母,牝马指的是母马。“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朋,就是贝,古文是两串贝,“五贝曰朋”。所以,原著中的“朋”指的是交易获利,不是指的朋友。这一卦说,往西南方交易能获利,往西北方交易将折本。凡此云云。 如果不读原文,而是按照诸如“君子四德”,人生就是“元亨利贞,元亨利贞的周而复始(曾仕强语)”,那就学不到真正的“易”。 第三,知道八卦的运算。古人以蓍草占卜,凡四营十八变而得一卦,并求动变,在卦辞总的吉凶指引下,要看动爻的爻辞。比如,求得乾卦初爻发动,这一卦就变成了天风姤,吉凶就看初九爻辞“潜龙勿用”。什么时候“用”,就看变出来的卦的卦辞以及变卦初爻爻辞。 第四,学卜知理。经过这三个阶段,大致了解周易的基本寓意了。但是,古人的卦辞、爻辞都是经长期实践所总结提炼的占验,有着深刻的时代烙印,那就不能生搬硬套。比如坤卦讲的是马的交易,若我们占得此卦,那就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做出判断了。比如预测升学,就得以升学事讲,“君子有攸往”,首先可以肯定可以远行,但“先迷后得”则表示要经过一段波折才能达到有利的目标。如此,就要鼓励求学者刻苦努力,才能达成“君子有攸往”的有利之占。 但是,什么时候“有利”呢?那就要看“易”与卦爻的关系了。易,就是日月,任何有利或者不利之占都要受到日月的影响与限制,又要随着日月的交替变化而经历波折,甚至反转——这就是“易”的辩证法则。古人云: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塞翁得马焉知非祸,就是这个道理。 上述所举之例,是应用中的“代入法”,也可以理解为入门易理,而深层次的易理则都在《十翼》之中。《十翼》非孔子所作,而是汉代易学家对周易的解读,赋予了周易以哲学意义,使这部古老的占卜著作上升为宇宙大法,揭示宇宙物质运动、变化、发展的普遍规律。同时,也为学易者提供认知宇宙提供了更为具体的方法论,拓展四维空间与哲学智慧。 当我们对易理有了深刻的认识,易占就更加得心应手。但同时,易占的意义也就服从易理,反而使学卜的意义等而次之了。掌握了宇宙变化发展的规律,具备对一般事物的感知预判,也就不必“迷信”易占而事事拘泥于易占了——这就是荀子说的“善易者不卜”。 学易就是学哲学,提升辩证思维能力、提升对事物分析、感知、预判能力,而不是“迷信”于占卜,反倒是真正的易学大师都不是这一行的从业者。当然,以“周易”象数易理去涉及六爻、奇门等易占,那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0 阅读:0
绿野萍踪文化行

绿野萍踪文化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