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开国少将钟伟病重住院,大将黄克诚去看他。聊天时,黄克诚问钟伟,老家还

历史海大富 2025-04-12 23:25:10

1984年,开国少将钟伟病重住院,大将黄克诚去看他。聊天时,黄克诚问钟伟,老家还有什么人没有?钟伟说:“儿女都在老家务农,还有三个孙子,两个孙女,也都在农村。 钟伟,1915年出生在湖南平江一个穷苦农村家庭,小名叫钟步云。家里穷得叮当响,他从小就跟着父母下地干活,吃不饱穿不暖是常态。那时候的农村,地主欺压佃农,日子过得苦不堪言。14岁那年,他实在看不下去了,干脆跑去参加了革命队伍,第二年就入了党。从此,他把自己的命交给了革命,再也没回头。 钟伟刚参加革命时,还是个毛头小子,但在中央苏区的反“围剿”战斗中,他很快就崭露头角。从连指导员干起,他靠着胆大心细和对革命的信念,一步步升到了团政委、师政治部主任。1934年,长征开始,他跟着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吃树皮啃草根,硬是挺了过来。长征结束后,他被调到第七十三师当政治部主任,继续在东征西征的战场上拼杀。那时候的钟伟,才20岁出头,但已经是个能打硬仗的干部了。 抗日战争打响后,钟伟带着部队转战敌后,搞起了游击战。他领着小股部队,钻进日军占领区,打得敌人晕头转向。别看他年纪不大,脑子却活得很,每次都能找到敌人的软肋下手。解放战争时期,他的军事才能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1947年初,东北民主联军发起“三下江南”作战,钟伟当时是第三师第十旅旅长。有一次,他在靠山屯附近侦查,发现敌军87师262团的两个营刚到,立足未稳。他觉得这是个好机会,果断下令部队出击。上级本来让他往东走,政委也劝他别乱来,可他认定机不可失,坚持打了这一仗。结果,敌军被打得落花流水,后来88师来增援,也被他围住狠狠收拾了一顿。这仗打得漂亮,不仅干掉了不少敌人,还牵制了对方的主力,为整个战役开了个好头。 林彪后来听说这事,对钟伟赞不绝口,说他“敢打违抗命令的胜仗”。1948年,钟伟被破格提拔为东北野战军第十二纵队司令员,直接从师长跳到纵队司令员,这在当时可是独一份的待遇。他的军事才华没得说,但更难得的是,他从没仗着功劳耍过大牌。 钟伟打仗厉害,做人更硬气。1949年7月,他带部队进长沙,长子钟来良从老家跑来找他,想让父亲帮忙安排个工作。钟伟听完,脸一沉,说:“你适合种田,回去吧。”钟来良没辙,只好回了农村,后来一辈子都靠种地为生。钟伟对儿女要求严得很,他的孙子孙女也一样,没一个靠他的名头谋过私利,全都在老家老老实实务农。 1959年庐山会议后,钟伟因为看不惯有人胡乱攻击彭德怀和黄克诚,在军委会议上拍桌子发火,甚至喊出“拿我去枪毙吧”。结果,他被送上军事法庭,之后下放到安徽,职位没了,名声也受了影响。可他从没抱怨过一句,更没后悔过自己的选择。1980年,中央军委给他平反,恢复了待遇,他只是笑笑,说:“迟了点,但总算还了我清白。”这态度,够硬气吧? 1984年,钟伟病重住院,黄克诚去看他。两人聊起家常,黄克诚问他老家还有什么人,钟伟轻描淡写地说:“儿女都在老家务农,还有三个孙子,两个孙女,也都在农村。”这回答简单,却让人心里一震。一个开国少将,功劳那么大,家人却过得跟普通农民没两样,这不是偶然,是他一辈子坚守的结果。 钟伟这人,骨子里有股倔劲。他打仗时敢违抗命令,是因为他知道怎么打能赢;他管家人严,是因为他不想让任何人沾自己的光;他拍桌子骂人,是因为他看不得歪风邪气。有人说他脾气大,可这脾气大得有理,大得让人服气。他这一生,从没为个人利益低过头,哪怕吃了亏,也认了。 从14岁投身革命,到1984年病重去世,钟伟活了69年。这69年,他打过仗,流过血,挨过整,受过冤,却从没动摇过对革命的信念。他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人物,相反,他很接地气,像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可骨子里又有股谁也压不下的硬气。

0 阅读:54

猜你喜欢

历史海大富

历史海大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