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博•亚醜钺|国博•兽面纹铜钺
坚持走路
2025-04-12 15:41:44
P2-3,兽面纹铜钺,与亚醜钺同出的大钺,国家博物馆
P4-10,亚醜钺,商,青州苏埠屯遗址出土,山东省博物馆
P11,亚醜斧
P12,亚醜锛
P17-18,苏埠屯1号墓墓室
【P4-10,亚醜钺】
商代晚期
1965年出土于山东青州苏埠屯1号商墓
通长32.7厘米,刃宽34.5厘米,肩宽23.3厘米
重4.6千克
亚醜钺器形为长方形,方内,双穿,两肩有棱,器身透雕人面纹,人面五官微突出,双目圆睁,嘴角上扬,口中露出城墙垛口似的牙齿,极富威严。
在亚醜钺正反面人面口部两侧对称地铭有2字。
国博的这件铜钺(P2-3)也出自青州苏埠屯1号商墓,长31.7、宽35.7cm,重4.9kg,钺身两侧无扉棱,器身无铭文,因此定名为“兽面纹铜钺”。
苏埠屯遗址1号商墓在严重被盗的前提下,出土了两件造型如此独特的大铜钺,且墓中还出土了较多的兵器,参考殷墟妇好墓、亚长墓,青州苏埠屯1号商墓的墓主人很可能也是一位掌握着一定军权的重量级人物。
这座墓殉人的数量也较多,有48人,殉狗6条。
苏埠屯商墓1号墓长15、宽10.7、深8.25米,墓室大小和出土了后母戊鼎的大墓相当,更加非同寻常的是一直认为带4条墓道的“亚”字形大墓是商王才有资格享用的,这样的大墓也只有殷墟王陵区有,苏埠屯商墓1号墓是除殷墟的王陵外,唯一一座带4条墓道的“亚”字形大墓。
可惜,这座墓被盗严重,3个盗洞直达墓的椁室,墓内原本的情景及随葬品究竟有多少已不得而知,但从遗留下的随葬品,如金箔、各类玉礼器、青铜器残件等,仍可看出这座墓的规格之高。如此规格的葬制、随葬品,不禁让人好奇苏埠屯1号墓的墓主究竟有着怎样的身份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亚醜铜钺,墓中遗留的随葬品中还有带铭文的。这个铭文和“亚醜”铭文均是在“亚”形框内,框内有“人形”。
自宋代以来,带有此类铭文的铜器便多有著录,其中不乏带有“亚醜”铭文的铜器。罗振玉《三代吉金文存》中著有“亚醜”铜爵2件,铜爵上不单有“亚醜”,更有类似铭文。
1965-1966年,1986年,曾先后在苏埠屯遗址进行两次考古发掘了10多座墓和一座车马坑。在这里又发掘出了不少带有“亚醜”铭文的铜器。
传世铜器中带有“亚醜”类铭文的,归属地或均可归于苏埠屯。这些器物存在一定的共性,如“亚醜”类器中方形器占有很大的比重。在商周的青铜文化中,如此多的方形器出现在同一遗址中是比较罕见的;再如,“亚醜”类铜器中多用扉棱作装饰。显然,苏埠屯是“亚醜”一族的氏族墓地。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