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宋朝与碉门黎雅(今四川雅安天全、汉源及周边地区)相关历史事件的时间线整理,

书竹随心过去 2025-04-12 13:11:27

以下是宋朝与碉门黎雅(今四川雅安天全、汉源及周边地区)相关历史事件的时间线整理,结合《宋史》《天全州志》及地方史料,按时间顺序呈现: 一、北宋时期(960-1127年) 5. 乾德三年(965年) 宋太祖灭后蜀,黎雅地区正式纳入宋朝版图。设雅州卢山郡(治今雅安)、黎州(治今汉源),并在碉门(今天全)设寨,作为川西军事要冲。 背景 :后蜀时期,高、杨二土司已割据天全,宋朝通过羁縻政策维持地方稳定。 6. 雍熙二年(985年) 黎州邛部川蛮首领诺驱(号称“都鬼主”)率170余人朝贡,献名马、象牙等,宋太宗授其怀化将军,并赐其母银器。此后诺驱多次遣使,宋朝通过册封加强对黎州蛮的控制。 事件意义 :宋朝对西南少数民族采取“以夷制夷”策略,通过朝贡贸易巩固边疆。 7. 庆历四年(1044年) 邛部州蛮王咩墨扰边,知黎州孙固利用当地首领苴克击杀咩墨,平定叛乱。宋廷授苴克怀化校尉,令其管理大渡河南部地区。 后续 :邛部州蛮成为宋朝对抗吐蕃、大理的盟友,双方保持朝贡关系至南宋。 8. 熙宁年间(1068-1077年) 王安石变法推动茶马贸易,黎雅地区成为川茶入藏的重要通道。宋廷在黎州设博易场,以茶易马,支持西北边防。 经济影响 :茶马互市促进了雅州茶业和黎州畜牧业的发展,形成“蜀茶总入诸番市,胡马常从万里来”的局面。 二、南宋时期(1127-1279年) 5. 乾道四年(1168年) 砂坪(今天全)番民首领高志良因贸易纠纷与宋军冲突,寨官喻炳处置失当,引发“砂坪事件”。宋军战败退出天全,高氏土司实际控制碉门地区。 事件影响 :宋朝对天全的直接统治一度中断,直到淳祐年间才恢复。 6. 淳熙七年(1180年) 黎州蛮入侵汉源,宋军统领高晃战败,制置使胡元质调兵反击。双方在盘陀岭、羊纳隘激战,宋军损失惨重。最终黎州蛮献马乞盟,宋廷许其互市。 细节 :战后宋朝加强黎州防御,修筑堡垒并调整驻军部署。 7. 淳祐八年(1248年) 蒙古军进逼岩州(今泸定),南宋西征军自碉门出击,在马鞍山三战三捷,擒获元将秃懑。此役暂时遏制了蒙古对川西的渗透。 战略意义 :碉门成为南宋西线抗蒙的重要据点。 8. 宝祐七年(1259年) 蒙古大军南下,攻占雅州。黎州通判率军民在大相岭抵抗,因寡不敌众被俘,全家殉国。碉门、黎州相继陷落,宋朝失去对川西的控制。 后续 :元世祖至元十六年(1279年),元朝在碉门设“碉门鱼通黎雅长河西宁远军民安抚司”,延续土司制度。 三、文化与社会 - 苏轼游历碉门:北宋嘉祐年间(1056-1063年),苏轼随父苏洵拜访雅州太守雷简夫,曾游历碉门,留下“一箭划界”的传说。 - 茶马贸易鼎盛:南宋时期,黎雅地区的茶马互市规模扩大,碉门成为川藏茶马古道的重要中转站,朝廷设茶马司管理贸易。 - 羁縻州与土司:宋朝在黎雅地区设57个羁縻州,由高、杨土司世袭管理,形成“土流并治”格局。 四、军事防御体系 - 碉门寨与黎州城:宋朝在碉门筑城设寨,驻军常年镇守;黎州城(今汉源清溪)为川西屏障,设有定远兵、静江军等驻军。 - 关隘网络:黎雅地区设禁门关、紫石关、飞越关等,形成“重关叠嶂”的防御体系,控制川藏交通。 总结 宋朝对碉门黎雅的经营贯穿始终,其核心策略是通过羁縻政策、茶马贸易和军事防御维持边疆稳定。从北宋初期的纳入版图,到南宋末年的抗蒙失利,黎雅地区见证了宋廷与西南少数民族的复杂互动,以及茶马古道的兴衰。这些事件不仅影响了四川的历史进程,也为元明时期的土司制度奠定了基础。

0 阅读:0
书竹随心过去

书竹随心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