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电脑、笔记本、平板、手机从一开始就没有和孩子完全做物理隔离,都有使用的时间,大家商量着来,也没有絮絮叨叨讲大道理。
但是从孩子的角度来看,他们对使用的方式、使用的时间都有更高的要求。就是说总觉得不够,ask for more。
一方面,电子产品本身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是认识世界、认识自己的手段之一,权威(包括父母和老师)对知识和信息的垄断被打破,孩子旺盛的好奇心需要很多途径来满足;另一方面,孩子的自主意识增强,他们会把电子产品的使用作为权利争夺的象征,努力拓展个人权利的边界。
解决这个问题,父母和孩都需要学习。
不同的孩子成长节奏不一样,我家针对电子产品的冲突高潮主要集中在在小学五年级到初一这段时期,刚好和进入青春期的时间重叠,算是发生的早的。高中进入比较和谐的阶段,需要关注的不再是电子产品的使用,不用在这方面进行权力斗争,孩子可以把所有的精力都用于自我的探索和发展,这一点对于高中生来说尤为重要。
分享这些经历,客观上可能会在某种程度缓解了大家的焦虑,是想说明这本来就是一项崭新的挑战,每个家庭都不容易,每个人(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需要学习。
同时,尽量保持谦卑和敬畏之心,家庭和家庭不同,孩子和孩子不同,情况千差万别,时间跨度很长,随着年龄的增长,感受会不断变化,经验会被淬炼,不能看见各种状况就觉得别人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