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国内出现了严重的“鸡蛋荒”现象,鸡蛋价格飞涨,供应短缺,超市货架上常常空空如也。这一问题的根源,除了禽流感疫情和供应链断裂外,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更是加剧了这一危机。自2025年特朗普政府重启关税政策以来,美国对欧盟加征20%的关税,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高达145%的关税。这些关税措施不仅恶化了美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关系,还导致进口鸡蛋成本大幅上升。
美国农业部长罗林斯警告称,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可能导致美国鸡蛋价格在短期内再次上涨。面对国内鸡蛋短缺,美国试图向欧洲求助,但遭到了欧洲多国的拒绝。丹麦、法国、瑞典等国明确表示“没有多余的鸡蛋可以援助”,而荷兰的养殖户更是直言,除非美国撤销对禽类产品的高额关税,否则不会扩大对美出口。这种强硬态度反映了欧洲对美国关税政策的不满,也凸显了美国在贸易战中的孤立无援。
美国国内鸡蛋价格的飙升,给普通消费者带来了沉重负担。2025年初,美国鸡蛋批发价创下历史新高,一打鸡蛋的零售价达到6美元,同比涨幅近60%。此外,由于鸡蛋短缺,一些美国人甚至开始自己养鸡以获取鸡蛋。这种现象不仅反映了美国供应链的脆弱性,也暴露了特朗普关税政策的短视和弊端。
面对鸡蛋价格飙升的问题,特朗普试图将责任推给前任总统拜登,声称通胀与自己无关。然而,经济学家和专家普遍认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是导致鸡蛋短缺和价格飞涨的重要因素。美国前财政部长萨默斯警告称,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可能导致美国经济衰退,甚至让每个美国家庭面临至少5000美元的收入损失。
美国的“鸡蛋荒”是特朗普关税政策的直接后果之一。这一政策不仅未能实现其保护美国产业的目标,反而导致国内物价飞涨、供应短缺,甚至引发了社会不稳定因素。同时,美国在贸易战中的孤立无援也凸显了多边合作的重要性。未来,美国需要重新审视其贸易政策,避免因短视行为而损害自身经济和社会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