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徐向前骑马经过一堆尸体旁,恰好看到一具正奋力扭动身体的“尸体”,当即命令警卫把这个战士救出来。当时谁都没有想到,徐向前的这个举动为新中国救下了一位赫赫有名的战将。 1931年,中国的局势乱成了一锅粥。东北三省刚被日军占了,国土被踩在脚下,国难当头,国民党却忙着跟红军过不去。红军这边日子不好过,既得防着日军的小动作,又得应付国民党的大兵压境,夹缝里求生存。徐向前那会儿带着红四方面军的部队,本想绕到敌人后方搞点动作,结果半路撞上了国民党的埋伏。战斗打得惨烈,红军猝不及防,好多战士倒下了。徐向前带着警卫拼死突围,回头一看,不少兄弟还被困在林子里。 突围之后,徐向前没喘口气,马上召集人马杀回去救人。仗打完,敌人被收拾了,但红军也伤亡不小。战场上满地都是牺牲的战士,血腥味呛人。徐向前让人收拾战场,准备安葬烈士。就在这时候,一个战士发现一块石板下有动静,掀开一看,一只带血的手在抖。徐向前赶过去,扒开乱石,底下是个活人,满身血污,喘气都费劲。这人就是秦基伟。徐向前二话不说,把他扛上马,带着就往军医那儿冲。军医检查后说:“伤得不轻,但还能救。”部队得赶紧转移,秦基伟被抬上担架跟着走。 秦基伟这人,命硬得不行。他1914年出生在湖北黄安县一个穷得叮当响的农民家里,8岁没了爹,10岁没了哥,日子过得苦哈哈。小小年纪就得挑起家里的担子,挖野菜、砍柴、放牛,饿得不行就啃草根,愣是熬过来了。村里地主欺负人,他看不下去,打小就想着干点大事。1927年,黄麻起义爆发,13岁的他跟着闹革命,加入了“义勇队”。1929年,他带着几个村里的伙伴,翻山越岭投奔红军。1930年,他在战场上入了党,从此把命交给了革命。 1931年11月,秦基伟已经是红四方面军手枪营二连的连长了。那时候鄂豫皖苏区被敌人围得死死的,仗一场接一场,没个消停。黄安战役里,他负责护送徐向前上前线指挥,带着部队把阵地抢了回来。后来,他升过警卫团团长,又当过红三十一军第二七四团团长,跟着部队上了长征,还打过西路军的仗。1937年1月,西路军在甘肃临泽被围,他带着人掩护突围,九死一生才到了延安。到了抗日战争,他拉起游击队,夜里偷袭县城,在敌人后方硬是闯出一片根据地。 被救之后,秦基伟的伤慢慢好起来。路上转移时,徐向前跟他聊过几句,知道了他小时候的苦日子和投革命的经历,觉得这小子有骨气,就把他留在身边带着。秦基伟也没辜负这份信任,在红四方面军里一步步干上来,从连长到营长,再到团长,干得有声有色。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里,他带着队伍冲锋在前,打了不少硬仗。1949年,他指挥部队参加渡江战役,一路打进南京,新中国成立那会儿,他可是立了大功的。 新中国成立后,秦基伟也没闲着,当过军长,后来还干到军区司令员。1955年,他被授了中将军衔,1988年又晋升上将。这一路走来,他从一个穷小子,靠着战火里拼出来的命,成了新中国的开国将领。1990年,他因病去世,活了76岁。他这一辈子,从泥巴里爬起来,扛着枪打天下,把命都献给了国家。 徐向前那次救人,真不是小事。1931年,他一眼看出秦基伟还能活,果断让人把他拉回来,不仅救了个战士,还给新中国留了个大将。秦基伟后来那些战功,那些硬仗,多少有点当年徐向前那一下的影子。历史这东西,有时候就是这么奇妙,一个小举动,串起了多少大事。
1931年,徐向前骑马经过一堆尸体旁,恰好看到一具正奋力扭动身体的“尸体”,当即
文山聊武器
2025-04-11 18:14:02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