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海通电子】关税点评——关税加速去全球化,电子产业加速自主化 关税背后的核心是制造业的去全球化,包括中国、美国、东南亚等地区对应自主制造业需求均会受益。 1)推荐中国的自主化:射频的卓胜微、慧智微,模拟的杰华特,CPU的海光信息,设备的华峰测控,相关受益标的:圣邦股份、北京君正等; 2)推荐东南亚的产能转移:PCB设备的芯碁微装。 1、整体关税对抗程度超预期,中美、欧美互相下场反击,加速各区域电子产业链的local for local建设。1)美中之间:2025年4月2日,美国对全球所有贸易伙伴加征10%的基准关税,并在对等关税上,对中国在原有20%的基础上加征34%。中国在4月4日对所有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反击34%的新增关税,美国对此在4月9日又反击50%的关税,紧随其后,中国宣布自4月10日起,将对美加征关税从34%提升至84%。4月10日,川普在90天内暂停对除中国外的国家的更高的互惠关税,同时对中国的加征关税增加到125%。2)美欧之间:2025年4月2日,美国对欧盟加征20%的对等关税;4月9日,欧盟对美进口产品加征25%的关税,以报复美国3月12日宣布的对欧盟征收钢铁和铝的关税。 2、中对美加征关税,加速芯片产业链去美化,利好国内芯片厂商成长。美国本土芯片工厂主要为Intel、TI、Skyworks、Qorvo、MU、GF(格芯)等: 1)模拟:TI是全球领先的模拟厂商,国际大厂的价格威胁一直是压制国内模拟成长的主要原因,随着对美加税,国内产品性价比将明显提升,高端产品将加速替代;2)射频:海外的skyworks、qorvo的核心晶圆厂主要分布在美国本土,国内高端射频模组和海外本身差距较小,随着对美加税,将加速skyworks和qorvo在中国市场的出清,国内射频厂将深度受益;3)存储:MU是车载DRAM龙头,汽车存储市场份额一度高达55%,国内车载DRAM厂商将深度受益;4)CPU:Intel的24年的消费级CPU市占率75.4%,国内CPU将在价格上更有优势。 3、美对全球加征关税(除中国外暂缓90天),对中国程度尤其严峻,加速中国本土组装、PCB等产业链外迁,海外产能转移是符合美国自身的local for local需求的大趋势,利好制造业设备需求。在这波关税背后,核心是海外产能转移,考虑到美洲地区并没有那么适合中国本土产业链迁移,我们认为东南亚的迁移依旧是大趋势。以PCB举例:1)全球PCB分布不均,中国作为全球大陆最大的PCB生产基地,23年全球有51%的PCB产品在中国大陆生产;2)考虑到日益严峻的关税问题、国际关系问题,PCB产能部分转入东南亚地区。
【国泰海通电子】关税点评——关税加速去全球化,电子产业加速自主化 关税背后
丹萱谈生活文化
2025-04-11 11:04:45
0
阅读: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