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两名战士在打扫战场时,被越军狙击手枪杀,刘三毛大怒,他趴在水坑中,一

1979年,两名战士在打扫战场时,被越军狙击手枪杀,刘三毛大怒,他趴在水坑中,一趴就是40多个小时,只为了给牺牲的战友报仇! 刘三毛,1958年出生在云南龙陵的一个小山村,家里穷得叮当响,祖祖辈辈靠种地为生。小时候,他跟着父亲上山打猎,练出了一双鹰眼和一颗沉得住气的心。那时候的山林生活,虽然苦,但也让他学会了观察和忍耐,谁能想到,这些本事后来在战场上救了他的命。1976年,18岁的他扛着保家卫国的念头,告别了爹妈,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14军42师。新兵连里,他第一次摸枪就露了锋芒,射击成绩甩别人几条街,老兵都夸他天生是块当神枪手的料。可他不飘,天赋好归好,苦练才是硬道理。别人休息时,他在操场上练瞄准;别人聊天时,他还在琢磨持枪的姿势。三年下来,他的枪法已经炉火纯青,成了连里的顶尖射手。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刘三毛跟着部队上了前线。那时候,战场上到处是枪声和炮声,空气里弥漫着硝烟味儿。他所在的六连接到任务,要拿下越南境内的211高地。这地方地势高,越军守得跟铁桶似的,战斗打得异常惨烈。六连的战士们拼了命往上冲,终于把高地抢了下来。仗打完了,尸体和弹壳满地都是,刘三毛带着两个战友奉命去清理战场上的装备。这活儿不轻松,但总得有人干。谁也没想到,危险还没过去。就在他们低头忙活时,一声枪响,冷不丁地打破了安静,一个战友脑门中弹,血溅了一地,还没反应过来,又一声枪响,另一个战友胸口开了花,直接倒下了。刘三毛眼睁睁看着战友没了,心里的火蹭蹭往上窜,但他没愣神,立马翻滚进旁边一个积满雨水的弹坑,躲了起来。 那弹坑不大,水冷得刺骨,刘三毛趴在里面,强压着怒气和悲痛,脑子飞快地转。他知道,对面是狙击手,冲出去就是送死,只能冷静下来找机会。他盯着四周,想找出敌人在哪儿,可那狙击手藏得太深,半天没动静。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寒意从水里往骨头缝里钻,肚子饿得咕咕叫,疲劳一阵阵往上涌,但他硬是咬牙撑着。他想起新兵连时班长说过,狙击手拼的就是耐心,谁先沉不住气谁先死。他告诉自己,得忍住,得给战友报仇,不能让他们的血白流。 天色渐渐暗下来,夜里黑得伸手不见五指,这对狙击手来说是天然的保护伞。刘三毛更不敢松懈,眼睛死死盯着前方,连眨都不敢多眨一下。水坑里的水越来越冷,他的腿都冻麻了,手也抖得厉害,可他心里那团火没灭。他脑子里全是战友倒下的画面,还有他们平时一起训练、一起聊天的样子。那一刻,他不是为自己活着,是为那两个再也回不来的兄弟活着。40多个小时啊,说起来容易,熬起来真能要人命。他一动不动,像块石头似的趴在那儿,硬是跟死神耗上了。 就在他快撑不住的时候,远处草丛里闪了一下,那是狙击枪瞄准镜的反光。他瞬间来了精神,屏住呼吸,死盯着那块地方。过了一会儿,草丛动了动,一个影子稍微露了点出来。刘三毛知道,机会就这一下,错过就没了。他稳住手,扣下扳机,枪声响得干脆,子弹飞出去,正中目标。那边传来一声闷哼,然后就没动静了。他终于干掉了那个狙击手,替战友出了口气,可他自己也到极限了,冷得发抖,累得眼前发黑,直接昏了过去。 战友们听到枪声赶过来,看到刘三毛缩在水坑里,脸色白得吓人,嘴唇都紫了。他们赶紧把他抬出去,送到了后方医院。医生护士忙活了一阵,他才缓过来。醒来后,他听说自己干掉了狙击手,心里那块石头总算落了地。部队里很快传开了他的事迹,给他记了一等功,大家都拿他当英雄看。可对刘三毛来说,这些虚名算啥,战友的命才是最重的。他忘不了那两个倒下的兄弟,也忘不了自己在水坑里熬过的40多个小时。那种滋味,太苦了,但也值了。 战后,刘三毛没离开部队,继续干下去。他把自己的经验教给新兵,告诉他们战场上怎么活命,怎么当好狙击手。他不爱吹牛,也不摆架子,就是实打实地讲,实打实地教。他常说,战场上没啥比战友更重要,荣誉再大,也换不回一条命。

0 阅读:60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吖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吖

资深历史痴,十几年商海沉浮,历史总能激励、启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