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逃到美国后的马鸿逵,挺着腐败的大肚子,享受着小姨太给他做的奶酪,主政宁夏17年,搜刮民脂民膏,体重高达200公斤,这样的吨位实属罕见。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70年的洛杉矶,一间普通的医院病房内,一具重达200公斤的遗体静静地躺在那里,这位体重惊人的亚裔老者,正是曾经叱诧西北、称霸宁夏达17年之久的马鸿逵,他的离去,悄无声息,仿佛从未在这片异国的土地上存在过,这具超重的躯体,不仅仅是岁月和享乐的痕迹,更是一个特殊时代的历史印记。 在宁夏为王的岁月里,马鸿逵的体重与权势同步膨胀,他的一天被精心安排成五顿饭的享受历程,每餐必备各式精致甜点,从西方布丁到东方燕窝,从法式奶酪到各色茶点,餐桌上摆满了山珍海味,一支专门的工作团队被安排来伺候他的饮食起居,有人专职烹饪,有人专门负责按摩他日渐膨胀的腹部。 这般奢靡生活的背后,是整个宁夏被榨干的民脂民膏,马鸿逵在宁夏创造了一个惊人的“马票”制度,用粗劣的纸币强行换取百姓手中的金银,这种掠夺式的经济政策,让普通百姓连温饱都难以维持,而他却在豪华的行宫中醉生梦死,他在宁夏各地修建了数十座行宫,每一座都配备了完善的供暖系统和地下防空设施,宛如一个个固若金汤的堡垒。 随着解放军的步伐不断推进,这位精于世故的“宁夏王”嗅到了时代变迁的气息,他开始暗中策划一场跨越太平洋的财富转移,据传,约七吨重的黄金被分成三路转移:一部分运往香港,一部分押送台湾,最关键的部分则随他本人前往美国,这场精心策划的撤离,以他四姨太“病重需赴港医治”为幌子,最终成功越过重重关卡。 漂洋过海来到美国后,马鸿逵在洛杉矶购置了豪华住宅,试图重现他在宁夏时的显赫生活,宅邸内布置着考究的家具,墙上挂满了名贵字画,仆人们按照严格的分工各司其职,然而,这种表面的风光难掩内里的困境,不懂英语的他,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寸步难行,连最基本的银行业务都需要仰仗翻译。 更让他始料未及的是,昔日对他俯首帖耳的姨太太们,在这个崇尚平等的国度里纷纷寻求独立,五姨太率先出走,四姨太更是改嫁他人并通过法律途径分走大笔财产,他的子女们也卷入了遗产争夺战,次子与孙辈之间的诉讼让这个家庭分崩离析。 财富的流失伴随着健康的每况愈下,多年的饮食无度让他饱受糖尿病的折磨,牙齿脱落,行动需要他人搀扶,那些曾经让他引以为傲的豪宅和古董,不得不一件件变卖,曾经熙熙攘攘的府邸逐渐冷清,昔日众多的仆人也都散去,只剩他一人在空荡荡的房间里度过余生。 1970年,在无人守夜、无人吊唁的情况下,马鸿逵在异乡悄然离世,他的遗体被安葬在一块普通的墓碑之下,与他曾经的显赫身份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这具重达200公斤的躯体,见证了一个从权势滔天到晚年凄凉的人生轨迹,也折射出那个特殊年代的历史变迁。 从宁夏到美国,马鸿逵完成了一场跨越太平洋的人生轮回,他带走了大量的金银财宝,却最终未能带走往日的威风,在美国的十几年,就像一场华丽的落幕,见证了权势和财富的虚幻本质,那个曾经呼风唤雨的“宁夏王”,最终化作一座默默无闻的墓碑,埋藏在异国的土地上。 信息来源:《马鸿逵与民国宁夏》. 宁夏人民出版社, 2005.
1956年,逃到美国后的马鸿逵,挺着腐败的大肚子,享受着小姨太给他做的奶酪,主政
一桐评这个去
2025-04-10 20:42:21
0
阅读: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