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重庆肿瘤医院中一位84岁的肺癌病人,在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时候,做出了

如梦菲记 2025-04-10 15:38:25

2017年,重庆肿瘤医院中一位84岁的肺癌病人,在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时候,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要将自己一生的积蓄都留给自己的主治医生。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17年的重庆肿瘤医院,病房里弥漫着消毒水的味道,84岁的杨希贤躺在病床上,呼吸已经变得微弱,八年前,他被确诊为肺癌晚期,医生说他最多还有一年可活。   可如今,他硬是撑过了八年,眼下却真到了油尽灯枯的时候,就在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之际,他叫来侄子,声音虽轻却坚定地说,要把房子卖了,连同自己一辈子的积蓄,全都留给主治医生田玲。   这话一出口,病房里的人都愣住了,侄子没反对,反倒点头说支持,护士们听完,眼眶也红了,可田玲站在一边,沉默了一会儿,轻声说她不能收。   事情得从2009年说起,那年10月,杨希贤一个人拄着拐杖,颤巍巍地走进重庆肿瘤医院,他找了好几家医院,总觉得医生吞吞吐吐,没人肯直说到底怎么回事。 这次接待他的是田玲,一个三十多岁的女医生,她接过检查报告,低头看了半天,眉头皱得紧紧的,报告上写得清楚,肺癌晚期,治好的希望几乎没有。   田玲抬头看看他,见他孤身一人,犹豫着该怎么开口,她问有没有家属陪着,杨希贤摇摇头,说就他自己,没办法,她只好硬着头皮把实情告诉他。   没想到,杨希贤听完没哭没闹,反而平静地点点头,说:“谢谢你没瞒我。”他还问了一句:“我还能活多久?”田玲估摸着,按他76岁的年纪,最多一年吧,杨希贤没再多问,当场决定在这家医院治下去,就认准了田玲。   杨希贤这辈子没多少亲人,他1933年出生在重庆,年轻时在罐头厂干活儿,结过一次婚,没几年就离了,没留下孩子,离婚后,他没再找人,就一个人住工厂的宿舍。   退休后,搬进筒子楼,周围邻居渐渐搬走,最后只剩他一户,侄子侄女偶尔来看看,带点东西,他嘴上谢着,心里却不想麻烦他们。   日子过得清冷,得了病也是自己扛着,去医院都是独来独往,田玲见他这样,心里不是滋味,慢慢就多留了点心思。   从那以后,杨希贤隔三差五来医院,田玲只要有空,就陪他聊几句,她问他家里的事儿,他也不遮掩,说自己习惯了一个人,年轻时脾气倔,婚姻没守住,后来就懒得再试了。   田玲听着,偶尔笑笑,劝他别太悲观,好好治着,杨希贤话不多,可每次见田玲,眼神里总有点暖意,住院的时候,她忙完别的病人,路过他病房,总会进去看看,问他睡得好不好,吃得下不。   杨希贤慢慢觉得,这个医生跟别人不一样,像个亲人似的,他原本以为自己活不过一年,可在田玲的照料下,日子一天天过去,竟多熬了八年。   到了2017年,杨希贤的身体彻底不行了,他知道自己走不下了,想了想,决定把积蓄留给田玲,他跟侄子说,这八年多亏田玲照顾,比亲孙女还贴心,他没啥值钱的东西,就这点钱,留给她算个心意。   侄子听完,没半点意见,说叔叔想给谁就给谁,他们做晚辈的没资格拦,田玲听说这事,愣了一下,赶紧摆手说不行。   她说自己是医生,照顾他是本分,不能拿他的钱,可杨希贤主意已定,执意要给,田玲拗不过,只好先谢了他的心意,说再想想。   杨希贤还有个念想,想再看看住了几十年的老房子,那地方破旧,可他总惦记着,想回去走走,可他连下床都费劲,哪还走得动,田玲见他这样,跟护士长商量,带人去老宅拍了几段视频。   视频里,老房子还是那个样,门口的花草长得乱糟糟的,还找了几个老邻居录了祝福的话,田玲把视频拿给他看,杨希贤盯着屏幕,眼里湿乎乎的,看完说了句:“够了,谢谢你们。”   没几天,他就不行了,田玲守在床边,眼泪止不住地掉,她送他走完最后一程,心里空落落的,杨希贤走了,留下的不只是那份没送出去的积蓄,还有一段让人感慨的故事。   他一个孤老,把最后的信任给了田玲,田玲用八年时间,给了他活下去的理由,侄子后来跟人说,叔叔这辈子没欠过谁,就欠田医生的情,田玲却说,她没做什么特别的,就是把他当个人看,陪他说说话罢了。   可这点陪伴,对杨希贤来说,比啥都重,2017年的那个决定,没能真的把钱送到田玲手上,却让不少人红了眼眶。   有人说,这世上要多点这样的医生和病人,日子兴许会暖和些,杨希贤走了,可他跟田玲的那份情,像个记号似的,留在医院里,也留在听过这故事的人心里。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息来源:人民政协网——《重庆老人肺癌晚期挺过8年 要把卖房钱送给主治医生》

0 阅读:267
如梦菲记

如梦菲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