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开国大将王树声到部队看望女儿,不料被警卫兵拦下:“请您排队等候,领表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呀 2025-04-10 15:03:19

1971年,开国大将王树声到部队看望女儿,不料被警卫兵拦下:“请您排队等候,领表登记。”王树声看了看排得长长的队伍,填好登记表后,走到末尾默默等候。 1971年,已是开国大将的王树声在北京的家中,思念着远在部队服役的女儿王季迟。 经过考虑,王树声决定自己前往部队看望女儿。他准备了一些女儿爱吃的家乡食物,简单打包在一个朴素的布袋里。没有通知部队,也没有告诉女儿。 抵达部队大门,迎接王树声的是严格的探访程序。站岗的警卫兵见到这位穿着朴素的老人,按照规定拦下了他:"同志,请问您来访何事?" "我来看我女儿,她叫王季迟,在这个部队服役。"王树声回答。 警卫兵并不认识这位开国大将,公事公办地说:"请您先排队领取登记表填写,然后等候通知。" 王树声看了看排成长龙的队伍,二话不说,接过表格填写完毕,走到队伍末尾默默等候。 队伍中的其他家属不知不觉开始与这位看似平凡的老人聊天。一位中年妇女向王树声展示她为儿子带来的手套:"这孩子从小手就容易冻,我特意赶制的。" 王树声微笑点头:"孩子们在部队吃苦,作为家属,我们能做的不多,但心意总要表达。" "您说得对。"另一位老人附和,"我们的孩子选择了为国家服务,我们作为父母,应该支持他们。" 经过漫长的等待,王树声终于获准进入部队。当他走进会客室,女儿王季迟惊讶地站起身:"爸爸,您怎么来了?" 王树声轻轻拍了拍女儿的肩膀,递上带来的家乡食物:"部队工作忙,既然你不能回家,我就来看看你。" 女儿心疼地看着父亲被冻红的手:"您怎么不提前通知部队?也不穿件好点的衣服。" "和其他家属一样排队等候有什么不可以的?"王树声平静地回答,"规矩就是规矩,我虽是将军,但在部队纪律面前,和普通老百姓没什么两样。" 王树声二十一岁那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凭借过人的智慧和能力,曾在军队之外担任过小学校长。然而,在红四方面军中,他很快以精湛的枪法崭露头角,成为远近闻名的"神枪手",仅次于总指挥徐向前的位置。 战场上的王树声英勇善战。面对武装土匪的围攻,他曾坚持战斗三天三夜不言退;在支援黄安的战役中,他身先士卒,指挥有方;最令人称奇的是,他在战场上枪法如神,曾一枪击毙敌方指挥官,使敌军群龙无首,一时间溃不成军。 血战河西走廊时,王树声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他审时度势,为了保全有生力量,曾忍辱负重,在面对土匪时暂时低头。使部队最终安全到达陕北。 新中国成立后,王树声积极投身于军事科学研究工作,为国家的军事现代化建设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经验。即便到了花甲之年,他的枪法依然不减当年。更令人敬佩的是,在他那个年代的八大军区司令员中,有六位曾是他的部下,这足以证明他的军事才能和领导魅力。 王树声对自己严格要求,对家人更是如此。他的女儿王季迟在军中服役期间,始终牢记父亲的教导,从不借助家庭背景谋取私利,一切成绩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的。作为一名普通士兵,王季迟严格遵守军纪,认真负责,听从指挥,展现出革命家庭子女的优良品质。 在王树声家中,他与妻子共同培养了严谨的家风。他的妻子是他在延安整风运动期间相识的一位白衣天使,思想进步,品德高尚。夫妻二人在革命圣地延安结缘,组建了家庭,也为革命事业培养了优秀的后代。他们教育子女要勤俭节约,不贪图特权,始终保持革命战士的本色。 王树声对敌人勇猛无比,对家人要求严格,但对普通百姓却满怀同理心和关爱之情。在一次令人痛心的事件中,他最爱的儿子在即将大婚之际,被一名电动车司机撞成重伤。面对这样的打击,王树声没有借助自己的权力去追究对方,而是在了解肇事司机的情况后,宽慰对方要好好吃饭,吸取教训。

0 阅读:191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呀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呀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