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 年,24 岁的 “驼龙” 张素贞,这个曾令东北动荡不安的女匪首,在青楼接客时被抓。她看似柔弱,实则心狠手辣,横行辽阳、榆树一带,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而抓她的人叫老白龙,原是土匪出身,后投靠张作霖,功夫了得。 有人说张素贞是个可怜女子,命途多舛,可她犯下的恶行却不容忽视。她被抓时,没喊没闹,默默走着,腰杆依旧挺得笔直,可谁能想到,这样的姿态下,是她手上累累的人命。 青楼里,烛光闪烁,脂粉味和劣质酒气交织弥漫。张素贞坐在角落,手指轻叩桌面,眼神不时往门口瞟去。她身着一件半旧的旗袍,脸上带着些许倦怠。老鸨在一旁抱怨着生意冷清,她却心不在焉。她心里清楚,这次回来,怕是难以善了。 这时,门帘一掀,走进一个身材高大的男人,身着灰布长衫,眉眼俊朗,嘴角挂着笑意。老鸨眼睛放光,赶忙迎上去:“这位爷,来玩玩儿?” 男人摆摆手,目光直落在张素贞身上:“就她吧。” 老鸨笑得合不拢嘴,张素贞皱了皱眉,起身迎上,语气平淡:“客官看着面生。” 男人笑道:“跑江湖的,常来东北收货,听闻这儿有个漂亮姐儿,特来瞧瞧。” 她没多问,应了声,带他进了里屋。 门刚关上,男人脸色骤变,一个箭步上前,手枪 “啪” 地抵住张素贞额头,低声道:“跟我走一趟。” 屋内气氛瞬间凝固,张素贞却不慌不忙,甚至嘴角泛起一丝冷笑。她缓缓抬手,似要去拿桌上皮箱:“换身衣服总可以吧?” 男人眼神一紧,猛地扣住她手腕,箱子 “哗” 地打开 —— 里面竟躺着两把上了膛的左轮枪。稍有迟疑,后果不堪设想。老白龙心里暗惊:这女人,绝非善茬。 张素贞被押出去时,天色已暗,街头寒风卷着雪花,吹得人睁不开眼。围观人群议论纷纷,有人骂她 “女匪”,有人叹她年轻命苦。可谁能想到,她曾经也是个心狠手辣的土匪头子。 1920 年秋天,18 岁的张素贞从青楼女子摇身一变成了土匪头子王福荣的压寨夫人。王福荣是东北 “仁义军” 的老大,手下八百号人,占山为王。张素贞被赎身后,很快展现出过人的胆识和手段。她学会开枪、带兵,比王福荣还狠辣。她接手 “仁义军” 后,短短两年,就将队伍从八百人扩充到两千多人。 可王福荣的好日子不长,1923 年,他因与山下季氏家族结怨,贸然带人攻打,却中了张作霖手下李杜的埋伏。王福荣为护张素贞,身中数枪。张素贞见大势已去,独自逃进深林。半年后,她带着七百多人杀回季氏村庄,下令 “一个不留”,季氏满门被屠,村头大火烧了一夜。此事传到张作霖耳中,他大怒:“这女匪不除,东北永无宁日!” 于是调两万兵马前往辽阳,誓要剿灭 “驼龙”。 张素贞为何被称作 “驼龙”?她身姿挺拔,并不驼背。有人说这是 “仁义军” 历代头领的外号,谁当匪首,谁就继承。更值得注意的是,1907 年同盟会宋教仁曾试图联络东北一支叫 “仁义军” 的土匪起义,那支队伍的头领也叫 “驼龙”。若真是如此,张素贞的 “仁义军” 或许不只是普通土匪窝,而是带有政治野心的武装。 有人猜测张素贞的 “仁义军” 是正义之师,可事实却是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没多久,张作霖接到密报,日本方面施压,要求彻底剿灭 “仁义军”。张学良和军阀吴俊升也插手此事,一个要人送沈阳,一个要人送八面城。李杜夹在中间,干脆就地枪决了张素贞。1925 年 1 月 29 日,刑场上,24 岁的她迎着枪口走去,毫无惧色。她死后,那张临刑前的照片流传开来,清秀面容下,是掩饰不住的桀骜。东北的雪依旧在下,而 “驼龙” 张素贞的故事,就此画上了句号。
“台独”议员挖坑,反被蒋介石曾孙、台北市长蒋万安推进坑里。蒋万安坚定认为,两岸关
【8评论】【3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