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李政道的老师费米问他:太阳中心的温度是多少?李政道听后,脱口而出:约

文史记叙录 2025-04-10 09:10:27

1946年,李政道的老师费米问他:太阳中心的温度是多少?李政道听后,脱口而出:约1000万度左右。谁知费米听完,却摇摇头,严肃的批评了李政道。

李政道,著名的华人物理学家,以及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除此之外,李政道还为我国的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尤其是对我国的科技以及高等教育事业,培养了很多物理学领域的顶尖人才。

在我国上世纪70年代,我国的科技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此时的李政道得知中国的情况,向我们的国家,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以及建议,而且大多数都被我们采纳,以至于我们也少走了很多的弯路。

李政道尽管一直生活在国外,但是他却时常关注着中国的发展,李政道曾经在日内瓦世界实验室上,这样讲,中国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成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强国。

1972年,李政道和夫人一起回到了中国,而他们的第一站就是回到了自己的出生地——上海。李政道先生,一直以来对中国的教育以及科技发展,都非常的关注。在回到家乡的第一件事,就是来到上海的高校,进行调研。

经过他们的调研之后,他们发现,自己的祖国在基础科研方面,尤为的薄弱,因此向国家有关部门建议,一定要对基础中的人才方面,着重的进行培养。为了可以给祖国培养更多的科技人才,李政道专门的设立了中国大学生见习进修基金。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曾经是这样评价李政道:一个人一辈子可以做成功一件事情,都是非常了不起的,而李政道最让人感动的地方,就是对中国科研教育事业的关心以及尽心尽力的帮助。

王贻芳还说:李政道做任何事情的时候,总是不考虑自己的个人利益,这也是我们不得不佩服的地方。

1972年,李政道回国,而在半年之后的时间,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就诞生了。当时的中国,可以说在这一领域,就是一个白丁,但就是在这样一个完全没有基础可言的国家,却建成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而这在当时真的不可思议。

李政道为了帮助中国,可以尽早的建造出加速器和探测器,竟然完全不顾及自己的名声,用自己的力量硬生生的,推动了美国能源部所属的5个国家实验室上的支持,而且遇见问题,都是亲力亲为,帮助解决能够解决的问题。

中国从之前的高能物理研究,可以说是空缺,但是经过了半个世纪的努力钻研,中国目前在这一领域,已经取的了巨大的成就,当然这与李政道的努力,是脱不了干系的。

李政道先生的感人之处,不仅仅是对祖国事业的极度关注,而且还有他为人相处的人格魅力。李政道来到中国的时候,在美国已经是一位相当出名的科学家了,但是在他和人相处的过程中,还是可以感受到,他的那种谦逊与和善。

王贻芳说道,曾经一次物理实验上,取的了巨大成就,也就是当第三种中微子振荡模式被发现的时候,李政道发来了贺电,而且为他们的成功,表示最热诚的恭贺。可以说,一位长者对小辈,这样的祝福,当时的内心也是无比的感动与震撼。

当北京谱仪超导磁铁研制成功了,81岁高龄的李政道,专门深夜来到测试现场,并且表示:自己一定要亲自来看望一下大家。

而这样的行为,在王贻芳的记忆中,真的是备受感动。王贻芳:无论李政道年龄有多大,他总是对自己热爱的事业,表现出极大的关心,同时对于我们这些小辈来说,也是莫大的鼓舞。

其实,李政道的成功与自己的老师费米也是有很大的关系的。有一次,老师问李政道:你知道太阳中心的温度是多少吗?

李政道回答说:大约有一千万度左右吧。因为李政道曾经在书中,看到标准答案,因此,在老师面前他连思考都没有思考,就脱口而出了。

老师见到学生这样,内心当然是不认可的,老师对他说:你若是参考别人的答案,那就没有任何的意义,我要你自己去进行核实,同时老师,也给了李政道,一个建议,就是借用一个尺子来进行核实。

在李政道心中,一直都对这个老师非常的尊重,因为老师不仅给他提出建议,而且还亲力亲为的帮助学生,一起做了一个计算尺,最后又很快的将正确答案,计算了出来。

费米老师不惜花费自己的时间,耐心的引导我,教导我,而当时李政道,还是一个从中国刚来的大学生。

在李政道心中,费米老师不仅在物理方面有自己的成就,而且在待人接物方面,也是非常的随和,即使有错误,老师也是很有耐心的教导。

从李政道身上,我们似乎真的可以看到,一个人成功的背后,必然有一个恩师,耐心的教导,而且,我们也从李政道对自己后辈的身上,看出了他的随和,和对人耐心的教导。也正是因为这样,才使得中国高能物理研究,有了绝对性的进步。

0 阅读:728
文史记叙录

文史记叙录

讲述历史趣味故事,回忆历史往昔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