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中越边境老山,一位解放军战士要上211高地。临行前军长敬他茅台酒,师长把自己的0001战斗编号戴在他胸前,战友们抱着他恸哭,唯有他自己,若无其事。 1986年的中越边境,硝烟依然未散。对越自卫反击战虽然已经结束,但越军仍在中越边境的老山、者阴山地区不断挑起事端,与解放军发生武装冲突。 在中越边境线上,有一个让所有军人都闻之色变的地方——那拉口战场的211高地。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浸透了解放军指战员的鲜血,也凝结着无数英雄的故事。 由于位置过于危险,211高地成为了双方争夺的焦点。解放军和越军在这里展开了多次激烈的争夺战,双方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当地的老兵都说,211高地就是一台永不停转的"绞肉机"。只要在这里值守,就要时刻面对敌人的狙击、炮击,甚至是突然的近距离偷袭。 1986年4月,驻守在老山阵地前沿的67军完成了他们的防御任务。按照军区的统一部署,47军即将接替67军的防御任务。 这次换防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交接过程。因为211高地的特殊性,必须保证在换防过程中不出现任何防御上的空当,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47军的指战员们都很清楚,这次换防意味着什么。211高地需要最优秀的战士去驻守,尤其是那个最危险的1号哨位。 在军区的作战室里,指挥员们正在研究着211高地的地形图。密密麻麻的等高线中间,一个个红色的标记点显示着越军的火力点位置。 这些火力点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火力网,几乎可以覆盖211高地的每一个角落。而1号哨位,恰恰处在这张火力网的最核心位置。 在47军139师417团5连,一位名叫邢志强的战士站了出来。在得知部队需要派人前往211高地1号哨位后,他第一个向连长递交了请战书。 这份请战书写得很简单,只有短短的几行字。 连长没有立即答应邢志强的请求。因为在此之前,211高地1号哨位已经有太多战士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但邢志强的态度异常坚决。他向连长详细阐述了自己的作战经验和特长,表示自己最适合这个位置。 消息很快传到了师部。师长亲自召见了邢志强,仔细询问了他的情况。 师长最后做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他摘下了自己胸前的0001战斗编号,亲手别在了邢志强的军装上。 这个编号意义非凡。在部队里,0001战斗编号一直是留给最优秀战士的象征。 军长也得知了这个消息。在邢志强即将出发的前一天晚上,军长专程来到了五连。 军长带来了一瓶珍藏的茅台酒。这不是普通的酒,这是军长多年来一直珍藏的佳酿。 在简单的晚饭上,军长亲自为邢志强斟满了一杯酒。军长的手很稳,但是倒酒的动作却格外的缓慢。 战友们得知邢志强即将前往211高地后,纷纷来到他的身边。有的战友带来了自己珍藏的罐头,有的带来了新的手电筒。 有几个与邢志强关系最好的战友,甚至抱着他失声痛哭。 第二天一早,邢志强带着两名同样请战的战友,开始向211高地进发。临行前,他向送行的战友们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在众人的注视下,邢志强的身影渐渐消失在通往211高地的山路上。 抵达211高地1号哨位的第一天,邢志强就见识到了这里的险恶。整个哨位只有一个猫耳洞大小的掩体,三个人只能保持半蹲或匍匐的姿势。 地面上经常能看到各种毒虫,蜈蚣、蝎子都是常客。但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邢志强和战友们连躲避的地方都没有。 战斗随时都可能打响。越军的阵地近在咫尺,敌人的一举一动都清晰可见。 就在到达后的第三天,越军发动了突然袭击。密集的炮火将211高地笼罩,炮弹碎片像雨点一样落在哨位周围。 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邢志强的眼睛被炮弹碎片击中。两名战友也在战斗中受了重伤。 简单包扎后,三人继续战斗。直到弹药即将耗尽的时候,他们才成功击退了越军的这次进攻。 两名重伤的战友被强制后送治疗。从那时起,邢志强就一个人留在了1号哨位。 独自坚守的日子更加艰难。观察敌情、清理武器、守护阵地,所有的工作都要一个人完成。 在战斗间隙,邢志强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吃饭和休息都必须速战速决,因为敌人可能随时发动攻击。 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6月的一天,连长带着茅台酒和烧鸡来到阵地,要给邢志强过生日。 日子一天天过去,邢志强始终坚守在这个方圆不到两平米的空间里。白天要警惕越军的狙击手,夜晚要提防敌人的偷袭。 在这117天里,邢志强经历了数十次战斗。每一次都是生死较量,每一次都要面对近在咫尺的敌人。 这个被称为"绞肉机"的1号哨位,在邢志强的守护下,成为了一道铜墙铁壁。越军多次试图突破,但都无功而返。 当邢志强最终完成任务回到部队时,战友们用最高的敬意迎接他。"老山第一兵"的称号,是对他117天坚守的最好褒奖。
1986年,中越边境老山,一位解放军战士要上211高地。临行前军长敬他茅台酒,师
诺言卿史录呀
2025-04-10 09:00:06
0
阅读: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