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马云和妻子张瑛、杨致远一起爬长城时,留下的一张珍贵老照片,从镜头中我们可以看到,三个人当时都非常的年轻。 那是1998年的一个秋日,长城脚下的风轻轻拂过三个年轻人的脸庞。马云、张瑛和来自美国的杨致远一起登上了这座中国的标志性建筑,留下了一张珍贵的合影。照片中,马云戴着圆框眼镜,瘦削的面孔上带着自信的笑容;张瑛一身简约大方的装扮,举手投足间流露出典雅的气质;而雅虎创始人杨致远则显得风度翩翩,东西方文化在这张照片中完美融合。 这时的马云已经从杭州师范大学毕业数年,与同是校友的张瑛组建了家庭,并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在互联网刚刚进入中国的年代,马云敏锐地嗅到了时代的机遇。而张瑛,这位气质出众的女子,成为了马云创业道路上最坚实的后盾。 回溯到1995年,当所有合伙人都对马云的互联网创业想法持怀疑态度时,只有张瑛坚定地站在了他身边。她甚至不惜变卖自己的首饰、向亲戚借款,艰难地凑齐了8万元的创业启动资金。这笔在今天看来微不足道的资金,在当时却是他们踏入互联网领域的重要基石。 "那时候我们的生活非常艰难,一个月只有500元工资,连买菜都不够。"多年后马云在一次演讲中回忆道。而张瑛从未抱怨过生活的拮据,她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了中国黄页的经营中,担任着重要职务。她那举手投足间展现出的大气与从容,为这个年轻的创业团队注入了不少信心。 杨致远与马云的相识,则是互联网发展史上的一段佳话。作为硅谷新贵,杨致远创立的雅虎在全球互联网行业已有一席之地。而马云,这个来自中国杭州的英语教师,凭借着对互联网的独到见解和执着,逐渐赢得了杨致远的尊重。他们在长城上的这次会面,某种程度上象征着中美互联网力量的对话与交流。 长城合影的背后,是中国互联网发展的萌芽时代。1998年,中国互联网用户仅有上百万,电子商务还是一个陌生的概念。马云和张瑛正在为即将于次年成立的阿里巴巴积蓄力量,而杨致远的雅虎也在寻找扩展中国市场的可能性。 站在长城上眺望远方时,也许没有人能预见到,照片中这三位年轻人日后将在各自的领域创造怎样的辉煌。尤其是张瑛,这位站在马云身旁的女子,虽然选择了低调行事,却用她的智慧和坚韧为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史写下了不可或缺的一笔。 从长城上那张照片算起,时光已经流转了二十多年。1998年后的一年,阿里巴巴正式诞生,中国互联网史上开启了崭新的一页。当时长城上的三个年轻人,如今都已成为各自领域的翘楚,而张瑛的人生轨迹,却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光彩。 1999年,马云带着50万元的启动资金创办了阿里巴巴。在公司初创阶段,张瑛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担任人事部门经理,负责招募和管理阿里巴巴最早期的团队。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她的职位也水涨船高,逐渐升任为阿里巴巴中国事业部的总经理。在那段岁月里,她不仅是马云的妻子,更是他最得力的合作伙伴。 然而,到了2004年,当阿里巴巴已经显露出成为商业巨头的雏形时,张瑛做出了一个令许多人意外的决定——她主动选择退出公司,回归家庭。这一选择背后,是她对公司未来发展和家庭需求的深思熟虑。 "阿里巴巴越做越大,总经理的夫人如果在公司任职,别人会用异样的眼光审视。"张瑛曾这样解释她的决定。这番话语中透露出她的远见和胸怀,为了不让个人关系影响公司的健康发展,她毅然选择了退居幕后。 马云在与雅虎CEO杨致远的一次闲谈中提到:"张瑛以前是我事业上的搭档,我有今天,她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过去,我也一直把她当作生产资料,但现在我觉得,作为太太,她更适合做生活资料……" 对于这番评价,张瑛虽然不太认同"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说法,但她也理解马云满脑子都是事业的思维方式。她坦言,回归家庭的日子虽然平淡,但每个收获都让她感到满足和欣慰。 退出阿里巴巴的一线岗位,并不意味着张瑛远离了社会责任和商业活动。2013年,她与马云、俄罗斯富翁Yuri Milner以及扎克伯格夫妇一起,联合设立了被称为"豪华版诺贝尔奖"的"科学突破奖"下的生命科学突破奖,致力于推动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与发展。
1985年,中国一高级干部访日期间,不顾多人劝阻非要去靖国神社,回国后就被中纪委
【3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