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荣格临终前说:“我最大的成就不在学术,而是终于接纳了阴影中的自己。” 很多人对“做自己”的误解,都源于把放纵当自由,把任性当真实。 其实真正回归自己在于充分的和真实的自己相遇: 允许自己有“不够真实”的时刻—— 假笑接待客户时的坦荡,胜过强迫真诚的拧巴 接纳“暂时迷路”的智慧—— 在物质世界打拼的三年,可能正是灵性蛰伏的必须 停止用“应该”思维绑架自己的灵魂—— 想结婚的欲望与向往独居同样神圣 道家讲“复归于婴儿”绝非退回任性: 当你说“我本性如此”时, 而是真正的道法自然,是看清所有情绪背后的源代码,是充分的理解自己的七情六欲。 愤怒里藏着未被倾听的诉求, 焦虑中站着渴望被证明的价值, 连拖延症都是潜意识的罢工抗议。 真正的做自己的本质是 看到和意识自己的本自具足 是穿越情绪的迷雾 不再被情绪裹挟 而是安心去体验生命的每一刻 更是懂得安抚自己 做自己成长的支持者和赋能者 每天清晨对镜子说三次: “我允许你此刻不完美” ; 在一块情绪爆发时 用第三人称写观察日记 (“小张正在体验失控剧情”); 每周留两小时“无目的时段”, 发呆、游荡、纯粹浪费 要记住: 做自己不是静态的雕塑,而是流动的江河, 是读懂生命的本质,做自己人生的创造者。 当你不再批判那个会妥协、能伪装、偶尔虚荣的自己,才是真正和最好的自己相遇。 心理咨询师感悟 荣格心理类型 卡尔.荣格语录 荣格精神分析法 荣格心理学美学 自我接纳心理学
心理学家荣格临终前说:“我最大的成就不在学术,而是终于接纳了阴影中的自己。”
梦秋谈情感
2025-04-09 16:36:43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