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德械师根据所处的不同位置分别开赴不同的战场。最先与日军交手的德械师是奉命参加淞沪会战的第36师、第87师、第88师和独立第20旅(原第2师补充旅改称,会战期间又扩编为第61师)。按照原先的设想,德械师应该完全能够承担起对抗日军的任务,然而在缺斤少两的“调整”以及战术思想依然落后的情况下,德械师并不占据任何优势。德械师不仅无法完成歼灭日军驻上海海军陆战队的任务,还暴露出种种战术弱点,比如不懂坦步协同作战,任由战车部队落单被日军步兵逐一消灭;又如进攻作战时不知选择重点,导致处处都在进攻,处处都无法取得进展。
中国和日本的军队源源不断开赴上海。陆续投入到上海战场的已完成调整的部队计有第3师、第6师、第9师、第11师、第14师、第57师、第67师和教导总队,中断调整的部队计有第1师、第13师、第16师、
第51师、第56师、第58师、第78师和第98师。这些部队在同占据优势火力的日军鏖战了三个多月,最终都以损失惨重的代价不得不陆续撤出战场,它们的德式装备,尤其是重装备也大都丧失。
南京保卫战一役,更是断送了大量德械师,如第36师、第51师、第58师、第87师、第88师和教导总队。南京保卫战后, 教导总队番号取消。87师和88师尽管还保存有番号,但再也不是以前那支作战勇猛的德械师了。
在华北战场上,第4师和第89师在南口;第2师和第25师在保定;第10师、第83师、第85师在忻口;第27师在娘子关先后与日军交锋,同样遭到重创。
抗战才开始四个多月,28个德械师因损失过大,又无装备可作补充而不得不完成了他们的历史使命。剩下的第80师因位于福建战场伤亡不大,第5师因驻防重庆而幸免于难,但到1938年时,也因中德军事合作的中断、德国军事顾问团的解散而在历次作战的消耗中改用起了国械。
到了1939年,中国再次与苏联展开军事合作,苏械师随即应运而生,德械师则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完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