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强烈建议,构建国家遗嘱库体系!”两会现场,全国政协委员靳东的发言掷地有声。

繁花落说 2025-04-09 15:05:04

“我强烈建议,构建国家遗嘱库体系!” 两会现场,全国政协委员靳东的发言掷地有声。这一提案,恰似投入舆论之湖的巨石,激起千层浪,迅速成为全民热议焦点。 想想社区的张大爷,去年老伴突发心梗离世,因没留下遗嘱,子女们为争房产、存款,撕破脸皮,亲情在利益面前支离破碎。这样的家庭悲剧,绝非个例。数据显示,每五位老人中,就有一位面临类似困境。随着老龄化加剧,我国 60 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 3.1 亿,身后事处理不当引发的纠纷呈井喷之势。靳东的提案,无疑切中了社会痛点。 支持者们纷纷点赞,认为这是及时雨。上海闵行区的李奶奶,独居多年,通过 “椿萱计划” 找到意定监护人,生活有了保障,尊严得以维护。可放眼全国,签订意定监护协议的老人比例,竟不足 0.5%。北京那位将房产赠予楼下菜贩的老人,故事虽暖心,却也藏着隐患。没有国家层面制度兜底,这份善意,随时可能沦为遗产纠纷的导火索。 国家遗嘱库,究竟能带来哪些改变?按照靳东的设想,它将搭建便捷平台,方便老人查询、更新遗嘱。运用区块链技术,确保遗嘱真实、不可篡改,给亲情加上 “安全阀”。广东一位基层法官坦言:“要是早有国家遗嘱库,我去年处理的遗产官司,起码能少一半!” 在遗产纷争中,猜疑往往比利益更伤人。国家背书的遗嘱,或许能让亲情回归纯粹。 实施之路,荆棘丛生。重庆九龙坡区推行三方监护协议时,仅确定监督单位,就开了七次协调会;上海尽善监护中心的工作人员,也常被老人质疑、误解。针对这些难题,靳东提出 “人财分离” 模式:资金由公证处监管,事务交给监护组织,政府当好 “裁判”,平衡各方关系。这一思路,为破解困局提供了新方向。 想到老家 90 岁的爷爷,至今还把存折藏在枕头下,密码谁也不告诉,就怕出意外。若国家遗嘱库建成,他便能安心把重要信息托付给专业机构,无儿无女的老人,也不必担心房产被侵占、生病无人照料。这不仅是法律制度的完善,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彰显对生命尊严的尊重。 不过,提案要落地,“国家” 二字如何做实,是关键。正如网友所说:“别让流程繁琐,别让证明难办。” 当 3 亿老人能坦然面对身后事,当遗嘱不再是忌讳话题,社会的文明程度,无疑将迈上新台阶。给予生者安心,给予逝者尊严,这,正是国家遗嘱库的温暖力量所在。

0 阅读:16
繁花落说

繁花落说

感谢关注,精彩内容每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