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电子强势入主,半导体国产替代″独角兽″,手握独家″卡脖子″技术!

新浪财经 2025-04-09 13:44:21

价格驱动下的国产替代加速反制

随着国内半导体产业逐步迈向成熟,对成本控制的需求日益迫切。成熟制程领域因对价格更为敏感,成为国产替代加速推进的关键战场。

从海关总署数据来看,2024年我国来自美国的半导体设备(统计口径包含刻蚀、薄膜沉积、离子注入、量检测及部分后道封装设备)进口金额约337亿元,占总进口金额比重约为20%。

在反制外部技术封锁与市场垄断的进程中,这一数据凸显了国产替代的紧迫性与可行性。

考虑到关税34%以及海外进口设备普遍溢价10%+,关键设备的进口成本或增加50%以上,国产设备在价格端优势明显。

技术突破助力反制突围

先进制程一直是半导体领域的技术制高点,也是国外部分企业试图限制我国半导体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尽管先进制程技术难度极高、研发投入巨大,但国内企业并未退缩。

随着国产设备商技术与服务的不断突破与成熟,且进口设备成本增加50%+,设备的国产化率有望加速提升。

在高精度薄膜沉积设备方面,国内企业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技术参数逐步逼近国际领先水平。在新一代涂胶显影设备上,也在不断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已可满足14nm及以上制程工艺需求。

这些突破不仅为国内先进制程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更打破了国外企业在先进制程设备领域的长期垄断。

2024年中国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将达450亿美元,未来三年将投资超过1000亿美元,中国的先进半导体制造工艺能够生产等效5.5nm的芯片,距离台积电量产的3nm工艺越来越近,在全球半导体先进制程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彰显了我国半导体产业突破技术封锁的决心与实力。

在量检测设备的核心零部件等关键领域,国内企业已取得显著进展,部分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率有所提升。例如,在一些关键传感器、精密机械部件等方面,国产化率从过去的不足10%提升至20%-30%。

这一成果使得上游零部件领域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具备了更强的抗风险能力,有效构筑起抵御外部冲击的防线。即便面临外部技术封锁和贸易摩擦,国内半导体设备企业在零部件供应上也能保持相对稳定,为我国半导体设备行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相关概念股梳理:

晶盛机电

在半导体设备领域,晶盛机电专注于单晶炉的研发与制造。华海诚科华海诚科在先进封装材料方面具备显著技术优势。在先进制程芯片的封装环节,封装材料的性能对芯片的性能和可靠性有着重要影响。

中微公司

中微公司的刻蚀设备堪称行业标杆。其研发的刻蚀设备运用了先进的等离子体刻蚀技术。北方华创北方华创是国内半导体设备领域的综合性巨头。在刻蚀机方面,其产品具备高刻蚀速率、高选择性以及良好的工艺稳定性等特点,可满足不同半导体制造工艺的需求。

最后一家,也是作者为大家挖掘的一家“半导体国产替代”独角兽,背后成长逻辑很硬!

为避免打扰主力,想知晓公司名字的朋友唻炂纵㞻:招财猫没了铃铛,既可以知晓。深知小散不易,愿与大家共前行!

1、公司是国内EDA唯一拥有“卡脖子”技术的龙头企业,市占率国内第一。

2、中电子入主,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成公司第一大股东,其中国家大基金豪掷4800万股押注,中国国新集团增持800亿专项计划(最大收益方)。

3、并购重组预期强烈,成功收购某芯片半导体100%股份,提升市场地位和竞争力。

4、关税反制下的国产替代之光,近期底部十倍放量,突破短期压力平台,主力筹码高度集中,即将迎来一波超级主升浪行情!

2 阅读:25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