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思宗殉国处!
明思宗殉国处的石碑是1930年故宫博物院延请著名书法家沈尹默书写勒成;
当时日寇已经占据东北,正在积极策划918事变,当时沈先生在书写“眀”字时,有意将左侧写为“目”,而不是通常使用的“日”字,以此来表示对当时日本的不齿和反抗。
之后随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展开,对崇祯的纪念也愈加隆重,至1944年时达到高潮。因为1944年是农历甲申年,也是明朝灭亡整三百年。
当时日寇全面侵华和三百年前满清侵华如出一辙,全国上下都掀起了纪念崇祯帝的高潮。
先是郭沫若在延安的《解放日报》等报刊上连载了《甲申三百年祭》,通过梳理明朝的灭亡和崇祯之死,号召国内团结,一致对外。该文一经发出,即产生了广泛影响。
随后北平社会各界组成“明思宗殉国三百年纪念筹备会”,筹备会打算在44年3月19日崇祯忌日前后,在景山举行大规模的纪念活动。
但是这一活动被当时华北政务委员会会长王克敏阻止,说“应从缓办”。
于是筹备会就写了一篇纪念文章,并刻了《明思宗殉国三百年纪念碑》,立在这里。
碑文由曾任北洋政府教育总长的著名藏书家傅增湘撰成,批评了李自成,赞扬崇祯帝殉国的精神。
到了1955年,北京市副市长吴晗认为碑文对李自成起义军不敬,批示拆除此碑,原处换为木质说明牌。
后来该碑被拦腰断为两截,改做公园内石桌。
2003年7月被景山职工在公园内重新发现。2004年5月7日暨夏历甲申年三月十九日复立于原处。
PS,歪脖树也换了两次,早就不是崇祯帝自缢的那棵了[doge]历史知识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