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重庆军统监狱里,由戴笠亲自主持审讯,他面前是一个双手被反铐在铁架上的女孩,女孩全身血肉模糊,但目光坚毅,不发一声,只有此起彼伏的鞭打声在屋里回荡。
1938年10月26日,张露萍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一天,对于年仅17岁的她来说,无疑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从此,她将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党,奉献给了革命事业。
1939年,组织上给她安排了一项极其危险而又重要的任务:以"张露萍"的化名,担任军统区秘密党支部书记,领导张蔚林、冯传庆等同志从事秘密工作。
为了不引起特务的注意和怀疑,组织上在重庆牛角沱租了两间房屋,让张蔚林从军统局宿舍搬出来,布置成一个特殊的兄妹家庭,就这样,年仅18岁的张露萍开始了她惊心动魄的地下工作。
白天,张露萍装扮成一位时髦的都市女性,头戴法兰西绒帽,身穿咖啡色薄呢连衣裙,脚登半高跟鞋,在重庆的街头来回穿梭。
谁能想到,这个看似柔弱的年轻女子,实际上正在进行着惊天动地的革命工作?
在张露萍的领导下,地下党支部如同一把锋利的尖刀,直插敌人的心脏。他们多次成功破坏了军统的行动计划,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阻止了戴笠派遣特务窃听延安情报的计划。
1940年3月,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打破了地下党支部的平静,张蔚林因工作失误被军统抓捕,随后逃脱。
这引起了戴笠的高度警惕,他下令搜查张蔚林的住所,结果发现了军统分布在全国的秘密电台名单和其他重要文件。
当晚,军统内部展开了大规模搜捕行动,张露萍等七人小组的秘密身份被暴露,除了当时不在重庆的张露萍,其他成员全部落网,这就是后来震惊国民党统治区的"军统电台案"。
得知消息后,组织立即给张露萍发电报示警,然而,军统特务抢先一步,以张蔚林的名义给张露萍发电报,骗她回重庆。不幸的是,张露萍还是落入了敌人的圈套。
被捕后,张露萍展现出了超乎寻常的机智和勇气,在看守所里,她利用看守所所长毛列的疏忽,成功向组织传递了警告信息,使得四德里的同志及时撤离,避免了被大规模搜捕的命运。
戴笠对张露萍等人的顽强表现感到震惊和恼火,他曾试图以释放为诱饵,让特务跟踪张露萍,企图发现更多线索,然而,张露萍镇定自若,没有露出任何破绽。
这次失败让戴笠更加恼羞成怒,对张露萍的刑讯逼供也变得更加残酷。
在狱中,张露萍和她的同志们遭受了难以想象的酷刑,钢鞭、老虎凳、"鸭子凫水"、烙铁、灌辣椒水,敌人用尽了各种残忍的手段。
然而,这些年轻的共产党员展现出了超乎寻常的意志力,他们坚贞不屈,宁死不屈,没有一个人背叛组织。
1941年3月,军统将张露萍等七人转押到贵州境内的息烽集中营,这座被称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息烽行辕"的监狱,实际上是一座人间地狱。
然而,即使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张露萍等人仍然没有放弃斗争。
在息烽集中营,张露萍等人巧妙地利用了敌人推行的"狱政革新"政策,他们通过参与文艺演出、撰写文章等方式,继续宣传共产党的主张。
在歌颂反法西斯女英雄的话剧《女谍》和曹禺的名剧《日出》的演出中,张露萍都担任主角,她精湛的演技不仅赢得了观众的掌声,更重要的是借此机会传播了革命思想。
除了坚持斗争,张露萍在狱中还展现出了对同志的深厚情谊,当她得知同志赵力耕因受刑而上肢瘫痪时,毫不犹豫地卖掉了自己的金戒指为他买药。
她把劳动所得的一点"补给金"用来买鸡,不是为了自己补身体,而是留着给"小萝卜头"(即宋振中)和其他需要营养的难友。这些细节,展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尚品格。
然而,敌人并没有就此罢休,1945年7月14日,一个看似平常的早晨,张露萍等七人被告知要"送去重庆开释",经历了五年牢狱之灾的他们,心里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张露萍表现得异常镇定,她从容地梳头、化妆,穿上了当年在南方局工作时的那件浅咖啡色薄呢连衣裙,戴上红宝石戒指,她要以最好的姿态,迎接生命的最后时刻。
在前往刑场的路上,张露萍突然领头唱起了《国际歌》,其他六位同志也跟着高唱起来。这悲壮激昂的歌声,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也成为了他们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绝唱。
当刑车停下,张露萍等人被带到息烽县城外的快活岭军统被服仓库,敌人的子弹从背后袭来,张露萍的大腿中弹。
她扭头看到六名战友已经倒在血泊中,怒视着暴徒喊道:"笨蛋!朝胸膛这里打!"接着,她用尽全身的最后力气高呼:"打倒国民党反动派!中国共产党万岁!"
就这样,年仅24岁的张露萍,和她的六位战友一起,用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英雄赞歌,他们的牺牲,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基石,是共产党人不屈不挠、前仆后继的生动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