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毛岸英在朝鲜牺牲,彭德怀负主要责任?一封电报了解真相 1927年,中共中央决定派遣毛泽东作为中央特派员,回到湖南主持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 起义前,毛泽东决定将妻儿送回长沙县板仓。 1930年,杨开慧和她年仅8岁的儿子毛岸英在家中被捕。 因杨开慧拒绝与毛泽东断绝关系,最终她被残酷处决。 毛岸英在舅舅杨开智和外祖母的帮助下,幸运地幸免于难。 毛泽东的弟弟毛泽民主动联系杨开智,安排将毛岸英和他的两个弟弟送到上海。 毛岸英三兄弟来到了上海,住进了周恩来提议创办的大同幼稚园。 1931年,中央特科负责人顾顺章叛变,导致大同幼稚园的隐蔽工作暴露,许多工作人员被迫四散。 毛岸英和弟弟毛岸青在上海的街头流浪。 经过一段时间的流浪,毛岸英兄弟俩被董健吾接回家中。 几年后,董健吾决定将两兄弟送到陕北,但由于大雪封山,这一计划未能实现。 董健吾在张学良的帮助下,于1936年将毛岸英和毛岸青送到了苏联。 在苏联,毛岸英和毛岸青进入了莫斯科的国际儿童院。 毛泽东得知两人生活安好后,感到宽慰。 毛岸英在苏联的岁月中,接受了系统的军事训练。 他参加了苏卫战争,一直随苏军直到德国柏林。 1945年底,毛岸英回到了延安。 1950年,毛岸英被安排到北京机器总厂担任总支部副书记。 在这里,毛岸英与工人们打成一片,参与繁重的劳动。 不过,朝鲜战局愈发紧张。 毛泽东深知,如果出兵朝鲜,面对的是强大的美军,且结果未可知。 然而,他认为,此时国家的尊严与民族的生存问题无法回避。 在诸多考量之下,毛泽东决定派遣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 毛泽东也考虑到毛岸英。 在交谈中,毛泽东询问了儿子是否曾有过参军的想法,毛岸英表示自己希望能前往朝鲜与美军较量。 在毛岸英作出决定后,毛泽东决定为即将出征的彭德怀举办一场饯行宴。 宴席上,毛岸英向彭德怀表达了自己想要赴朝参战的愿望。 尽管彭德怀最初拒绝了毛岸英的请求,但毛岸英依然坚决要求参战。 彭德怀最终同意了,但他希望毛岸英能担任翻译工作。 此时,毛岸英告别妻子和家人,随同彭德怀赴东北。 志愿军在与装备精良、科技领先的美军作战时,不仅缺乏先进的武器装备,连基本的空防能力也十分薄弱。 我军在朝鲜建立了防空洞等设施。 然而,防空洞的防护并非万无一失。 毛岸英也选择了投身抗美援朝的前线,担任彭德怀的机要秘书和翻译。 在战斗开始后,毛岸英与其他战士一起,面对着美军的不断空袭和炮火。 当时,我军早已得知敌军可能会发动空袭,提前安排了防空措施。 彭德怀和大多数人员已经进入防空洞,但毛岸英与几名参谋并未立刻进入。 他们在初次空袭来临时,从房屋中跑出,但随后又决定返回工作地点。 当敌军的轰炸机返回时,投下的炸弹直接击中了他们所在的房屋,毛岸英与他的同事高瑞欣英勇牺牲。 在收到彭德怀的电报时,毛泽东悲痛欲绝,但他还是强忍悲伤,表示毛岸英的牺牲和其他战士一样,都是为了保卫国家。 彭德怀在毛岸英牺牲后深感自责,有人认为他对敌军空袭的警惕不足。 然而,正如毛泽东所言,战争的残酷总是伴随着无数的牺牲,这不仅仅是彭德怀的责任。 直到1954年,毛岸英的遗体才被安葬在北京。 1955年,毛岸英的遗体迁葬到朝鲜桧仓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 毛泽东对此表示支持,认为将毛岸英葬在朝鲜更有教育意义。 在毛岸英牺牲后,毛泽东多次劝说刘思齐再婚,并最终促成了她的再婚。 毛泽东保存着毛岸英的遗物多年。 一部分是毛岸英赴朝鲜前在家更换的衣物,另一部分则是他牺牲后由战友带回的遗物。 毛泽东每年都会将这些物品拿出来,仔细观看。 每次,毛泽东都会站在某处几分钟,默默凝视。 尽管工作人员知道这些物品的来历,但毛泽东从不明言,只是简单叮嘱将其收回原位。 毛泽东对于毛岸英的思念始终未曾改变。 参考文献:[1]刘益涛.对《也谈毛岸英兄弟赴苏过程中的相关史实》的几点质疑[J].中共党史研究,2004(5):77-80
抗美援朝毛岸英在朝鲜牺牲,彭德怀负主要责任?一封电报了解真相 1927年,中
佳说历纪
2025-04-09 00:49:22
0
阅读: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