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朝诗坛,元稹以深情的诗词闻名于世,其《遣悲怀》等悼亡之作,情感真挚动人,令无数读者为之动容。这位能将深情诉诸笔端的大诗人,其真实的情感生活却与他的诗词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充满了风流与薄情。 元稹出身北魏鲜卑族后裔,拥有独特的混血面容,从小便在诗词文学方面天赋异禀。公元 799 年,二十岁的他被朝廷委派到山西永济担任小官。初入仕途的他,并未全身心投入地方治理,反而常街头闲逛,遛狗游荡。 一日,元稹在当地一座寺庙前,本想对匪徒围困百姓之事作壁上观,却因人群中一位美女的出现而改变了想法。这位美女正是他年仅 17 岁的远房表妹崔莺莺。酒后的元稹为了在表妹面前展现自己的英勇,迅速返回县衙调集人马,驱散了匪徒,成功 “解救” 了崔莺莺。 回到家中交流后,元稹得知崔莺莺是当地富裕地主家的女儿,家境优渥。此后,崔莺莺以 “哥哥” 称呼元稹,而元稹也对她殷勤相待,以 “妹妹” 相称。不久后的一个夜晚,酒意上头的元稹向崔莺莺倾诉爱意,并许下承诺:“我一定会娶你为妻。” 在甜言蜜语的攻势下,崔莺莺沦陷了,二人成为恋人。 接下来的一年,崔莺莺全心全意爱着元稹,甚至拿出家中积蓄资助他准备进京赶考。可她没想到,这笔钱却成为了元稹抛弃她的助力。公元 800 年,元稹决定上京参加科举考试。到了京城,元稹发现仅凭与崔莺莺的关系无法在官场立足。此时,他得到朝廷大官韦夏卿的青睐,便对韦夏卿未出嫁的女儿韦丛展开猛烈追求。他每日在韦家闺楼下徘徊,写情诗、送鲜花,极尽讨好之能事。最终,元稹成功赢得韦丛芳心,还说服韦夏卿同意了这门亲事。而此时的他,早已将对崔莺莺的承诺抛到九霄云外,以 “单身” 身份迎娶了高官之女。 多年后,元稹写下《莺莺传》,以 “张生” 自称,为自己当年的始乱终弃找理由,称崔莺莺是 “尤物”,自己 “德不足以胜妖孽”,只好割爱。 韦丛虽出身豪门,却不嫌弃元稹俸禄微薄,甘愿过着清贫生活,每日洗衣做饭,相夫教子,与元稹恩爱有加。在韦夏卿的暗中提携下,元稹仕途顺遂,三十一岁时已升任监察御史。 公元 809 年,命运突变。韦丛病重卧床,而元稹却因公务前往蜀地。按常理,妻子病重,丈夫应悉心照料,可元稹的行为却令人意外。抵达蜀地后,他直奔名满天下的才女薛涛而去。三十一岁的元稹与四十二岁的薛涛一见面便擦出爱的火花。元稹再次施展撩妹手段,让阅人无数的薛涛也深陷其中。两人日日相伴,度过了一段轰轰烈烈的姐弟恋。更让人惊讶的是,在妻子病重时,元稹还给薛涛写了情诗《寄赠薛涛》,诗中将两人比作才子佳人,言辞轻佻。元稹离开蜀地返回洛阳后,对薛涛寄来的信件和亲手制作的 “薛涛笺” 都不理不睬。 七月,韦丛去世,年仅二十七岁。元稹写下著名的《遣悲怀》三首,情感真挚感人。可这动人的诗句与他背叛病妻的行为形成鲜明对比,让人不禁怀疑他的悲痛是否真心。 鲜为人知的是,元稹曾与好友白居易同时追求一名著名歌女,为此二人一度关系紧张,成为文坛的隐秘轶事。虽然后来两人和好如初,但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元稹风流的本性。 韦丛去世后不久,元稹在守丧期间便纳了小妾安仙嫔,公然违背唐朝丧葬礼制。安仙嫔陪伴元稹三年后也因病离世,让元稹再次经历丧妻之痛。 不久,元稹迎娶第三任妻子裴淑,裴淑同样出身名门。婚后的裴淑并不幸福。元稹因公务频繁调动,长期不在家,夫妻聚少离多。裴淑只能独守空闺,元稹虽写诗安慰她,却难掩其本性中的放荡不羁。 在出任浙东观察使期间,元稹邂逅了与薛涛齐名的女诗人刘采春。尽管已有妻子,元稹还是轻易征服了已婚的刘采春,让她为自己疯狂。刘采春甚至为了元稹抛弃了疼爱自己的丈夫。可元稹调离江南后,却像对待薛涛一样,冷酷地抛弃了她。刘采春无法承受这沉重打击,最终选择投河自尽,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元稹,这位才华横溢的诗人,诗词中满是深情,现实生活中却风流薄情,他的情感经历,令人唏嘘不已。
心有山水不造作,静而不争远是非。书法图来自网络!
【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