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琼易主7次,李世民仍封他为大将军,但此后12年,都没给他升过官。后来,秦琼生病,李世民派太医去探望,可秦琼转头就把药全倒了。
秦琼,又名秦叔宝,是李世民手下战将。
秦琼是白手起家,没什么背景,在归顺李世民之前,他跟随过好几任首领,比如隋朝强将来护儿、齐郡通守张须陀、据守虎牢的裴仁基、隋末割据群雄之一李密、王世充……
和其他人相比,秦琼是有真本事的。
他曾摧毁过卢明月的营寨,征讨过孙宣雅,击退过宇文化及。
公元619年,秦琼认为王世充是个奸诈小人,便跟着程咬金,投奔了李唐。此后,他就被安排到了李世民府上,成了李世民的亲信。
在李世民的身边,秦琼屡建奇功。
归顺第1年,他一举击破宋军(宋金刚)大将尉迟恭,斩首2000多人;
归顺第2年,他趁胜追击宋军,令尉迟恭带着军队献城投降。
《旧唐书·李世民传》:敬德、相率众八千来降,还令敬德督之,与军营相参。
归顺第3年,他当李世民的先锋,冲破窦军大阵,助力唐军大获全胜。
《旧唐书·秦琼传》:从讨王世充,每为前锋。太宗将拒窦建德于武牢,叔宝以精骑数十先陷其阵。
归顺第4年,他在河北平叛,击破刘黑闼,肃清了窦建德旧部。
《资治通鉴》:二月,刘黑闼引兵还攻洺水,癸亥,行至列人;秦王世民使秦叔宝邀击,破之。
可以说,秦琼的战功,都是在战场上拼杀得来的。
公元626年,李世民登基,对功臣论功行赏,然而他给秦琼的待遇,有点拿不出手。
他封秦琼为左武卫大将军,食实封700户。可当时,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尉迟敬德等人的封赏,都是食邑1300户。
张公谨、侯君集的功绩一般,但李世民也把他们册封为将军,食邑1000户。
李世民对功臣都非常优待,可到了秦琼这里,他好像变了一个人,非常吝啬。
不仅如此,此后12年,秦琼一直是左武卫大将军,没有升过1次官。
曾经秦王府的亲信,在李世民当皇帝后,都得到了重用。
李世民对功臣也都非常宽容,比如尉迟恭老冲撞他,但他还是让尉迟恭去当了重要地方官、监修洛阳、征讨高句丽……
秦琼能文能武,为何整整12年都没得到晋封?
这一切,还要从玄武门之变说起。
玄武门之变,秦琼到底有没有参加,至今都存在争议。
不同的史书上,记载不一,因此我们完全不能确定,秦琼到底有没有参加过玄武门之变。
但就算秦琼参加了玄武门之变,想必也没有用全力,否则不可能没有立下半点功绩。
要知道,秦琼和尉迟恭的武力值,可不相上下,但事实上,是尉迟恭亲手射死了李元吉。
秦琼不是不忠诚之人。
但他确实有点死脑筋。
就好像,他离开王世充,是因为看不上王世充的行径,而不是遭到了不公对待。
王世充对秦琼非常好,给了他高官厚禄,但秦琼因为他气量小,最终选择了离开。
而玄武门之变,说到底,李世民还是理亏。
秦琼是李世民的亲信,按理他应该参与,可这件事和他的价值观不符,最终他选择了消极参战。
秦琼最让人佩服的地方,在于他的拿得起放得下。
李世民登基后,他自动称病,远离朝堂。
据《旧唐书》记载,李世民登基后,秦琼见到人就说自己戎马一生,受了重伤,如今重病,根本起不来床。
“我戎马一生,经历大小战斗200多阵,多次受了重伤,前前后后流的血都有好几斛,怎么能不生病呢?”
《旧唐书·秦琼传》:其后每多疾病,因谓人曰:“吾少长戎马,所经二百余阵,屡中重疮。计吾前后出血亦数斛矣,安得不病乎?”
若不是秦琼主动称病,或许谁也看不出来他的身体不好。
而秦琼的做法,真的很聪明。
一方面,他不喜欢李世民的行事作风,主动选择远离;
另一方面,他为了避免李世民为难,自动远离朝堂。
虽然秦琼易主7次,但他是个真正的理想主义者,有着自己做人的底线和志气。
而李世民的度量,也值得称赞。
他虽然没有给秦琼升官,但也没有为难他,还多次派太医去给秦琼看病。
当然,秦琼一般的选择是,把所有的药都倒掉,然后继续称病。
从外人的目光来看,李世民和秦琼,都保持着君臣的和睦和厚待。
【简史】
古代战功赫赫的功臣,大多难以善终。
但李世民是个有肚量的人,他手下的功臣,大多结局不错。
即便是秦琼,称病12年,他去世时,李世民立刻追赠他为徐州都督,并赐他陪葬昭陵。
此外,他还特地在秦琼的墓葬前面,建造了石人马,以表彰他的战功。
修建凌烟阁时,李世民还记得已经去世的秦琼,并主动将他纳入凌烟阁24功臣之列,让他受后人敬仰。
不管怎么说,李世民能做到这一点,也值得点赞。
用户18xxx98
有了死忠的敬德,谁用装B犯叔宝
看不见的雨001 回复 潇洒哥 04-13 19:58
啥?太子有权利可以让秦王李世民死?你脑子进水了吧……
潇洒哥 回复 04-13 18:56
想多了吧?李世民说他是被逼的?你就信?如果他不策划爆动,太子会调他兵权?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有什么逼不逼的?李建成是太子,是储君,
汉族荣光
能一样吗?秦叔宝是李渊给李世民用的集团军司令,尉迟恭是家臣府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