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规定:“子为储君,母当赐死。”六宫嫔妃唯愿生女,都怕生子。妃子胡承华慨然道:

小牧童那小罡吖 2025-04-08 09:45:37

北魏规定:“子为储君,母当赐死。”六宫嫔妃唯愿生女,都怕生子。妃子胡承华慨然道:“这规定太苛刻了,但妾不怕,愿为皇家育一嗣续,不惜一死。”宣武帝听说,当夜召幸,一炮而中。 胡承华怀孕以后,不论是家人还是其他妃嫔,都劝其赶紧将孩子打掉。 胡承华态度坚决:“我倒希望是个男孩。如果生下个皇子,按照顺序他就是长子,将来可能成为太子。如果真有那天,我死不足惜。” 或许是上天感应到了胡承华的虔诚,怀胎十月后,她果然诞育了一名男婴,是为元诩。 作为宣武帝元恪大儿子的元诩,毫无意外地当上了太子。 按照以往的规章制度,儿子一旦成了储君,生母就会立刻被赐死,以防止出现外戚干政的局面。 不过,元恪曾深受子贵母死制度的伤害,他真心不希望自己的儿子会因为权力失去母亲。 大臣刘腾、于忠、崔光等人又纷纷上奏,直言子贵母死的弊端,又称胡承华为人公正谨慎,不会擅自将娘家人引入朝中就职,更不会把持朝政。 并表示,如果这项制度继续推行下去,恐怕后宫的妃子都会拒绝生育,北魏皇室将会断子绝孙。 元恪索性就坡下驴,非但没有处死胡承华,反而因其生育皇子而升级为贵嫔。 殊不知,这个决定会葬送北魏的江山。 正所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公元515年元恪驾崩后,属于胡承华的春天终于来了。 元诩即位后,先将元恪的皇后高氏封为太后,又将生母胡承华尊为太妃。 胡承华的野心开始一步步展露,她先除掉了高氏,又加尊自己为太后,并以皇帝年幼为名,临朝摄政。 胡承华俨然把自己当成了君王,她自称为朕,下的命令称作诏书,并让大臣们称其“殿下”。 一方面,胡承华推行无为而治,废黜了一些不合理的制度,又亲自擢选人才;另一方面,胡承华尽显自己的淫荡本性。 胡承华与小叔子清河王元怿,在宫中肆无忌惮的通奸。这朝廷,俨然成了他们的夫妻店。 元乂和刘腾等一帮大臣看不过去,发动政变,幽禁了胡承华,杜绝她与当皇帝的儿子元诩见面。 直到刘腾去世,胡承华联合元雍,解除元乂的兵权,重新临朝摄政。 王者归来的胡承华,心中有一肚子的冤屈。胡承华再也不理朝政,一心跟郑俨、李神轨、徐纥等人淫乱。 这些人倚仗胡太后的宠爱,在朝中安插党羽,纵容下属在地方为非作歹,导致民怨沸腾,起义频仍。 胡承华对此视而不见,任由他们祸乱朝纲。 胡承华的表现,就连她的侄子胡僧敬都看不下去。 胡僧敬哭着对胡承华说:“陛下,您是所有母亲的表率,怎能如此轻佻?” 胡僧敬可谓是胡承华的嫡系,但胡承华就因为这一句话,而疏远胡僧敬,再不召见。 随着元诩一天天长大,胡承华感受到了深深地威胁。她担心,手中的权力早晚会被儿子抢去。 于是,胡承华公然与元诩作对,凡是元诩重用的大臣,都是她的敌人。 郑俨作为胡承华的第一男宠,惶惶不可终日,他清楚,一旦元诩亲政,自己会是第一个死的。 郑俨就劝胡承华:“陛下,不如直接把皇帝杀掉,另立个听话的新君。” 胡承华沉迷爱河,根本不顾骨肉亲情,当即同意了郑俨的计谋。 在郑俨、胡承华的密谋下,元诩惨遭暗算。 因为元诩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女儿,新君人选成了朝堂的头等大事。 胡承华俨然把天下之人都当成了傻子,竟然将元诩唯一的孩子元姑娘,立为皇帝,并对外谎称元姑娘是位皇子。 人心稳定以后,胡承华又立了临洮王元宝晖三岁的儿子元钊为帝。 胡承华的行径引燃了全国人民的怒火,大家纷纷举出替元诩报仇的旗号,向都城杀去。 尔朱荣率先渡过黄河,逮捕了胡承华和元钊,又逮捕了数千名官员。 随即,尔朱荣将胡承华和满朝文武都带至黄河岸边。 胡承华和元钊,双双投入黄河,尔朱荣又对朝中大臣展开屠杀。两千多名王公大臣,死于这场河阴之变。 经此一事,尔朱荣成为了北魏的实际统治者,并为后来的东西魏分裂埋下伏笔。 胡承华是北魏唯一一个逃脱子贵母死的嫔妃,她的侥幸却让北魏走向灭亡。    

0 阅读:86
小牧童那小罡吖

小牧童那小罡吖

天罡星,北斗七星的斗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