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明白,广西“李白”二人,明明是白崇禧的军事能力更高,为何一直屈居二把手?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背后的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李宗仁资历更深。
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广西出了“三只虎”,分别是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 三人曾经都上过广西陆军小学,算是同学。三个人,都参加过辛亥革命后的反清运动。不过,1916年年初的护国运动,只有李宗仁参加了。另外两个人都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学习了。
1917年,三人都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护法运动”。护法运动后,白、黄二人担任了连长,而李宗仁担任了营长。
别看差了一级,说明李宗仁胜在了起跑线上。
1921年,第二次粤桂战争结束后,李宗仁先是成了陈炯明麾下的第三路军总司令,后来,独立了出去,成了广西自治军第二路总司令。此时,另外两位,没有 达到李宗仁的级别。 后来,三个人合兵一处了,并成立了“定桂讨贼军”,李宗仁呢成了总司令,黄成了副总司令,白成了参谋长。
三人组成了广西新军阀,要和老军阀陆荣廷、沈鸿英部决斗。 其后不久,新军阀代替了老军阀。而李宗仁则成为了广西军阀的第一面旗帜,无人可撼动。
这样说吧,有时候我们竞争不过同事,仅仅是因为他比我们早工作了半年或一年,资历比我们高而已。李宗仁早期比白崇禧高半个身位。
第二个原因,白崇禧擅长打仗,但领导能力不如李宗仁。
当一个大领导,不是说能打仗就可以了,关键是管理能力、政治能力、战略能力。 纵观李、白、黄三个人的一生,李宗仁大局观最好。
举个例子,陆荣廷战败后,白崇禧就主张对陆荣廷斩尽杀绝,李宗仁认为赶下台就好,没必要下死手。因为这个举动,李宗仁收获了很多支持者,很多来自陆荣廷的老部下。 因为白崇禧的举动,让很多人认为白崇禧“不能容人”。
再举个例子,解放战争结束时,白崇禧去了台湾,李宗仁劝都劝不住。李宗仁去了美国,后来又回了祖国大陆,完成了落叶归根。白崇禧死的不明不白,李宗仁在北京安然病逝。
不得不说,在大事的判断上,李宗仁强于白崇禧。因此,李宗仁适合当一把手。
第三个原因是,两人曾约定,不会反目。
李宗仁和白崇禧都很熟悉太平天国“洪秀全和杨秀清反目”的故事。两人早早就约定,绝不当洪、杨二人那样的组合,他们绝不反目。
所以,在李、白二人的一生中,基本没有出现过反目成仇,窝里斗的情况。
也就说,白崇禧对李宗仁这个老大,一直是服气的,黄绍竑也如此。因为李宗仁大气、眼光远。麾下的将领们,对李宗仁也是更服气。
一句话,李宗仁在桂系中的支持者众多,白崇禧根本无法撼动。既然无法撼动,那就配合李宗仁做事就好。
总而言之,相比而言,李宗仁更有领导风范,肚量更大,在桂军中支持更多,如此,白崇禧只能担任千年老二了。
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