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抗联总指挥李兆麟没和妻子商量,亲手将刚出生的小儿子扔在白雪皑皑的山林中,妻子知道想把孩子抱回来,没想到李兆麟大怒:“今天你要敢把这个孩子从山里抱回来,我当着你的面,我用枪把他打死!” 要说李兆麟这人,得先从他的出身讲起。他1910年11月2日生在辽宁辽阳县一个富农家里,原名李超兰。小时候家里还算有钱,可他16岁那年,父亲病死了,日子一下子紧巴起来。他没被困难压倒,反而特别好学,晚上借着月光看书。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鬼子占了东北,他眼看着乡亲们受苦,国家遭殃,心里憋着一股火,决心抗日救国。他跟老娘告别,一个人走到北平,加入了“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从此踏上了革命路。 1932年,他入了共产党,回了东北,开始组织抗日义勇军跟日本人干。他胆子大得很,1932年8月带人偷偷溜进奉天,一把火烧了日军的飞机库,狠狠出了一口恶气。后来他到了哈尔滨,化名张寿篯,跟中共满洲省委搭上线,在珠河一带拉起游击队。1934年,他跟赵尚志这些人一块儿建了东北抗日联军第6军,当过政治部主任,后来还升到第3路军总指挥。在松嫩平原那片大雪地里,他带着队伍跟日军死磕,仗打得硬气,日军一提他就头疼。 1941年,东北的抗日联军日子不好过。日本人下了狠手围剿,部队只能在深山老林里东躲西藏,吃不饱穿不暖,药品也缺得要命。就在这年冬天,李兆麟的妻子在转移的路上生了个儿子。这本来是喜事,可在那种环境下,孩子一落地就成了大麻烦。部队得随时跑路,带着个婴儿怎么跑?孩子一哭,鬼子就能找过来,整个队伍都得搭进去。 李兆麟琢磨了半天,最后下了狠心,把刚出生的小儿子扔在了雪地里。他没跟妻子商量,自己动手干了,打算让孩子碰碰运气,看能不能被好心人捡走。他心里清楚,这事儿太残忍,可他觉得为了部队能活下去,为了抗战能继续打下去,只能这么干。他的妻子事后知道了,急着要去抱孩子回来,李兆麟火了,直接撂下狠话:“今天你要敢把这个孩子从山里抱回来,我当着你的面,我用枪把他打死!”这话听着吓人,可他不是真想杀人,而是怕妻子感情用事,把大家都害了。 这决定不是随便拍脑袋想的。当时抗联的情况太糟了,日本人天天扫荡,部队连顿饱饭都吃不上,战士们冻死饿死的不少。带个孩子走,不光拖慢速度,还得分出人照顾,根本不现实。李兆麟作为总指挥,得为几百号人的命负责,他扛着这份压力,才硬着头皮做了这事儿。 这事干完,部队里炸了锅。有人觉得李兆麟太狠,有人却觉得他是为了大局,没办法。战士们心里五味杂陈,但也更明白这场仗有多苦、多难打,斗志反而更足了。可对李兆麟自己和他的家庭,这代价太大了。他妻子当时差点崩溃,哭得死去活来,可也没辙,只能咬牙忍着。她心里肯定恨过李兆麟,可后来慢慢也懂了丈夫为啥这么绝情。李兆麟自己呢?他表面上硬得像块石头,可谁知道他晚上睡没睡着觉?毕竟是自己的亲骨肉,扔了谁心里不疼啊。 这事儿还传了出去,外面的人议论纷纷。有人说他冷血,有人说他是个真汉子,肯为抗战豁出去一切。不管咋说,这都让人看清了抗联战士过的啥日子——连自己的孩子都保不住,还得接着跟日本人拼命。 扔下孩子后,部队没停下,继续在山里跟日军兜圈子。李兆麟带着人坚持作战,硬是熬到了1945年日本投降。那孩子呢,运气不算太差,被山里的一个村民捡回去养大了,长大后当了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平平淡淡过了一辈子。李兆麟后来跟着苏联红军回了东北,忙着接收哈尔滨,还当了中苏友好协会的会长。可惜好日子没过多久,1946年3月9日,他在哈尔滨被国民党特务暗杀,死的时候才36岁。
1941年,抗联总指挥李兆麟没和妻子商量,亲手将刚出生的小儿子扔在白雪皑皑的山林
历史海大富
2025-04-07 19:20:32
0
阅读: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