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特朗普新一轮关税落地,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巨震,我尝试用马克思主义视角来解读一下影响
一、加征关税的动机:
1.解决财政亏空
美国的财政赤字问题由来已久,本质是因其政治体制不成熟以及其产业空心化、贸易逆差扩大等问题导致的。收税一方面可以直接增加关税收入,一方面可以强制制造业回流,从本国制造业企业征税,从而弥补财政亏空,核心思想是将之前这么多年美国内部累计的亏空转嫁由外部承担。
2.拉选票
美国工人阶级在全球化中因产业转移而利益受损,导致社会矛盾激化。特朗普通过关税政策迎合民粹主义选民,以“美国优先”叙事转移国内阶级矛盾,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合法性。这种政策表面上是“保护工人”,实则是通过民族主义叙事掩盖资本对劳动的剥削本质。
3. 维护美元霸权
关税政策与美元霸权形成联动效应。通过削弱其他国家的出口竞争力,美国试图维持美元作为全球结算货币的地位,从而保障金融资本通过汇率和债务机制剥削全球经济。
二、关税目标无法实现的原因:
1、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生产力的社会化必然要求全球市场的统一,而关税政策与此背道而驰,降低了全球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时候,那就快要被推翻了。
2、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剩余价值需通过商品销售实现利润。关税引发的反制导致海外销售不畅,国内通胀则推高美国本土企业成本,压缩劳动者实际工资,导致国内销售受损。总销售下降则剩余价值的实现受阻。
3、列宁将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竞争本质解读为:垄断资本集团通过国家机器争夺全球剩余价值的控制权。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引发全球反制,加速全球多极化贸易体系的形成,削弱了美国主导的全球资本积累秩序。
结合上面三个原因,接下来可能继续出现:美国财政还得亏空(美国进口下降,关税增长有限,国内经济受损,国内收税下降),百姓利益得不到满足(失业,降薪和通胀),美元地位持续下降(综合国力下降)。深究来说,这里面涉及到资本主义制度的核心劣势:认钱不认人。因此,特朗普推出关税政策有其历史必然性,其政策效果最后落空也有其历史必然性。
结论:资本主义逻辑的必然溃败
川普关税政策本质是资本主义制度为延缓危机而采取的“饮鸩止渴”策略。它幻想可以获取一些短期利益,但长期必将加剧生产社会化与资本私有制的矛盾,加速美国霸权的衰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