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感受篇:●“做让我快乐的事”和“快乐的做事”–最近在跟大脑斗智。我

琰苗评情感 2025-04-07 14:27:31

一、 感受篇:

● “做让我快乐的事”和“快乐的做事” – 最近在跟大脑斗智。我跟它说,我发现咱们遇到的其实只有两种事,“我要做”和“我赶上了”。“我要做”那就没啥纠结,本身就是自己要做的,做就是奖励了,啥不啥结果的不用计较。“我赶上了”,就像缅甸地震、巴厘岛海啸、洛杉矶山火和老板要的双周报,选择权根本不在事上。于是我接着问它,那你是想快乐着做,还是生气着做?大脑想了想,那还是快乐着做吧。哦,那也没啥纠结了,本身就是自己要快乐的,快乐就是奖励了,啥不啥结果的不用计较。So你看,现在这世界上其实只有两种,“做让我快乐的事”和“快乐的做事”。大脑想了想,憨憨的说,好像是这么回事。

● 知易行难 – 身体好像就没那么好骗,做到真是难多了。我尝试从生理机制上找答案。大多数时候是先有生理反应后有情绪解读。丘脑将外部信息同时发送到大脑皮质层和脑杏仁核时,因为杏仁核和丘脑更靠近,所以信息先抵达这里。杏仁核一接收到信息,就立即战逃模式,启动一系列的生理反应,让心、肺,以及手、腿等的主要肌肉群,还有制造比如肾上腺素的器官都活动起来。身体做出反应后,信息才到达大脑的皮质层,分析解读出某种特定的情绪。也就是说,我并不是看到后(大脑)感到害怕之后才开始跑,而是一看到(身体认为可怕的东西)拔腿就跑,接着才感到害怕。同样的,那些旧有的习惯都已经成为身体下意识的反应了,大脑再怎么教育要“快乐的做事”,一朝一夕间也是很难做到啊。

● 把“快乐的做事”编码到身体里 - 怎么才能把“快乐的做事”编码到身体里呢?怎么样坦然的安住在当下,快乐地做呢?我还在做中摸索,不过这两天有两个小发现。

● “知识”也要断舍离- 这两天从身边这些“小事”开始做起,我有点不知所措,好像事情都太平常了,做完后没成就感,觉得没啥好修的。我自己反观了一下自己,发现应该是“贪”在作祟。对质朴的道有点不屑,仿佛更贪恋那些包裹着花样繁多、形形色色外衣的术,好像自己要掌握这些才牛逼。而且还总在追求新的潮流,追求外表上的与时俱进。但现在我发现,有时候知道的太多是一种负担,是一种遮蔽,反而让心不纯然,阻碍了行动。当知则知,不当知不必知。知识也要断舍离。

● 打磨耐心 – 目前的我不太容易让一颗心安住在一种“无所事事”上。不过既然洞悉了时间的平方这个密匙,那就去做去交给时间吧,现在先不做评判。

二、 行动篇 - 基石(Must Done):

● 吃饭 – 中饭选了最爱吃的红烧牛肉面,但是面条煮的欠火候,刚刚断生,特别硬,非常影响口感,唉,心里那个懊悔啊,悔得我肠子都青了,真真儿是泪流满面。但是既然明确每顿只拿一种,还是坚持下去。稳定一下心绪,每次多嚼几下,最后还是吃完了。其实也并没有那么难吃,当然肯定也不会变好吃,至少不饿吧。

● 睡前 – 阅读《世界上最快乐的人》,里面介绍的随时随地冥想很实用,连堵车都能助缘,这又让我多了一层理解。还有修炼慈悲心等。当书看进去的时候,不刷手机也没那么难受了。的确是用了新的快乐代替了旧快乐。

● 跑步 – 昨日休息,出门转了一圈,清冷的空气进入身体,回到屋里,外面的寒冷又一丝丝滲出来,随即冲了一个热水澡,感受到了能量在体内的交换。今日跑步,到达了4公里,中间有休息,但是已经很开心了,尤其还是在特殊的日子里。这种无伴奏的纯跑步的确让我能更清楚的听到我衣服摩擦声、自己的喘气声、还有腿部的感觉,但是没有音乐的鼓劲儿也是有点无聊。继续坚持,看还能发现什么。

三、 行动篇 - 彩蛋(nice to have):

● 暂无

四、 KPI

● 餐饮 – 完成,无添加有机纯吃饭2天。

● 跑步 – 完成,无添加有机纯跑步4公里。

● 睡眠 – 完成,今日4:00起床,昨晚10:30左右入睡,最神奇的是今早3:30左右自己就醒了。睡前断网2天。

● 冥想 – 昨日完成,但生疏,目前的不顺畅点在呼吸

● 读书 -《世界上最快乐的人》,进度80%;王德峰老师讲解《心经》,新启动。

————半山忘言20250403

0 阅读:0
琰苗评情感

琰苗评情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