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英,无疑是用知识改变命运的杰出典型,极有可能晋升正厅级干部,堪称 65 后的优秀楷模。她的经历仿佛是一部充满智慧与奋斗的励志篇章,激励着无数人。 或许有人会觉得,一个人的晋升之路,必然伴随着诸多的运气成分,并非全靠个人的努力与学识。曾英的履历却有力地反驳了这一观点。她 1968 年出生于湖南邵东,本科毕业院校虽未公开,但从后续的求学经历可窥其学霸本质。1995 年,年仅 27 岁的她便硕士毕业于成都理工学院并留校任教,与那些在学术道路上徘徊不前的同龄人相比,她的起步无疑是早且高的。 之后,她又毅然踏上了继续深造的道路,攻读川大博士研究生,并于 1999 年,31 岁时拿下工学博士学位。紧接着,33 岁时在成都理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如此密集且高难度的学术提升路径,在众多学者中也是不多见的。2004 年,36 岁的她破格晋升教授,2 年后升为博导,39 岁还到德国访学。这些成就,都不是靠运气能够获得的,而是她扎实的学术能力和不懈的努力使然。 在职务升迁方面,曾英硕士毕业参加工作,职级从副科级的系教研室副主任起步。也许有人会质疑,这样的起点是否真的能反映其能力?但事实是,她很快就晋升为正科级的教研室主任,后又担任系主任助理。随着学校更名为成都理工大学,她的职务也一路攀升,从副处级的副院长,到正处级的院长。2019 年,51 岁的她担任教务处处长,同年 11 月升任副校长,晋升为副厅级干部。到如今拟任省管本科高校正职,她的每一步升迁,都伴随着能力的提升和责任的加重。 曾英的学习和工作经历,犹如一幅精心绘制的画卷,从她 1988 年 20 岁参加高考考上大学本科开始,便不断书写着精彩。本科毕业后继续求学读硕士,工作后又攻读博士、从事博士后研究,她的每一个选择都体现了她对知识的渴望和对自我提升的追求。正是这种孜孜不倦的学习态度,让她在学术和职务上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也让我们看到了知识改变命运的强大力量。
心酸!济南,一女子和朋友去招聘会,没曾想竟遭遇学历贬值困境,本科生都没机会了,最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