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机刚靠近台岛,解放军亮剑出鞘,台媒难以置信:竟然拦截美机?综合多家台媒的报道称

任峻评世界巨大的 2025-04-07 09:28:51

美机刚靠近台岛,解放军亮剑出鞘,台媒难以置信:竟然拦截美机?综合多家台媒的报道称,在4月3日上午的6点47分左右,一架美国的军机在飞越台湾省恒春外海的空域之时,遭到了解放军的拦截,并进行了现场驱离。有好事的无线电爱好者截获到了中美两军在空中的明码通话,火药味异常浓厚。 在通话当中,解放军军机向美军喊话,警告美机已经进入了中国台湾省的24海里区域,并发出了“你的意图是什么”这样的询问。而美机则拒绝作出回答,声称美机正在“按照国际法在国际空域执行任务”。 但台湾媒体的反应,却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甚至已经不能用“滑跪”来形容了。 他们在报道中宣称,解放军拦截美国飞机的行为,是在国际场合“强硬宣示对台海周边空域海域的控制权”,是在用“军事手段挑战国际社会对台海现状的认知”。 美军RC-135W侦察机选择恒春外海这个特殊空域,其意图绝非简单的“国际空域自由航行”。从地理坐标看,该区域距离解放军“海峡雷霆-2025A”演习核心区仅180公里,与山东号航母战斗群所在巴士海峡形成三角监视点。 美军在此部署E-3预警机协同行动,既能监控解放军潜艇活动,又可刺探台军防空体系反应,这种“一石二鸟”的侦察模式,五角大楼从2023年起已演练过37次。 但此次不同以往的是,解放军直接将拦截线推进至台岛24海里毗连区,歼-16战机通过国际频道发出的质问,本质上是对美国军事介入台湾问题的“法律战”升级——既然美国坚称航行自由,解放军就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33条毗连区管制权予以反制,这种“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策略,让美军“国际空域”的狡辩显得苍白无力。 台湾媒体的“滑跪式”反应,暴露了其政治立场的结构性矛盾。当岛内绿媒将解放军维权行动污蔑为“破坏现状”,却选择性遗忘台军对美军抵近侦察的“静默纵容”,这种双标操作恰似“窃贼指责主人锁门”。 台防务部门对美军侦察行动三缄其口,却在解放军维权时高调炒作,这种“外强中干”的应对模式,与2024年台军F-16V战机挂弹追踪解放军运-8反潜机却意外坠海的闹剧如出一辙。 台湾当局幻想通过舆论操弄博取国际同情,殊不知当美军侦察机在台岛24海里外徘徊时,台湾早已沦为美国收集情报的“人肉盾牌”。 解放军常态化警巡范围从海峡中线推进至台岛24海里,意味着对台海空域的实际控制力提升至新量级。歼-20隐身战机与空警-500预警机组成的“猎杀组合”,配合北斗卫星的厘米级定位,已形成对美军侦察机的“降维打击”能力。 美军太平洋司令部不得不承认,2025年一季度在台海获取有效情报量同比骤降42%,这种技术代差不是靠增加侦察频次能弥补的。 更关键的是,解放军在拦截过程中展现的战术克制——既未发生2016年南海“桶滚拦截”式的肢体冲突,也未升级为2023年东海“箔条干扰”的电磁对抗,这种“斗而不破”的掌控力,恰恰印证了中国对台海局势的主导权。 当美国试图用“切香肠”战术渐进式掏空一中原则时,中国选择用“反切香肠”策略重塑规则:从打破台军所谓“海峡中线”,到将防空识别区与台岛重叠,再到如今24海里毗连区拦截,每次行动都是对“台独”生存空间的精准压缩。 “温水煮蛙”式的战略推进,既避免给美国军事介入的口实,又持续消耗“台独”势力的心理防线。 台湾媒体越是歇斯底里地渲染“大陆威胁”,越暴露出其色厉内荏的本质——毕竟,真正畏惧统一的不是台湾民众,而是那些靠制造两岸对立谋取私利的政治集团。 历史的车轮终将碾碎所有螳臂当车的幻想。当山东舰航母战斗群在台岛东南完成战术展开,当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竖起发射架,当金门渔民自发为解放军演训船只导航,这些画面比任何外交辞令都更具说服力。 台湾媒体的聒噪改变不了两岸同属一中的法理事实,美军侦察机的挑衅动摇不了14亿中国人实现国家统一的钢铁意志。 这场发生在恒春外海的空中交锋,不过是民族复兴征程中的一朵小浪花,它的真正价值在于提醒世界:在台海这片中国人的家园,没有谁能阻挡巨龙腾空。

0 阅读:0
任峻评世界巨大的

任峻评世界巨大的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