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对美国甘心“下跪”,而且准备“下跪”的更加彻底一些!在遭遇美国32%高额进口关税之后,赖清德出来回应了!4月6日,赖清德表示,面对美国的“对等关税”,台湾没有计划采取关税报复,台湾将推动企业加码赴美投资,并承诺移除长期存在的非关税壁垒。 当台湾对美出口商品被课以比欧盟、日韩更高的32%关税时,赖清德非但不敢反制,反而加码承诺台积电再投千亿美元、扩大采购美国油气军火,这种操作好比被强盗洗劫后还主动奉上存折密码。 国民党算过账:台湾每年对美出口1114亿美元,32%关税相当于年损370亿美元,而当局拿出的880亿新台币(约26亿美元)补贴,连零头都补不上。 更讽刺的是,台积电在美投资已超1650亿美元,这些钱本可在岛内创造15万个高薪岗位,现在却变成凤凰城街头的混凝土和华盛顿政客的竞选资金。 这种"经济自杀"的背后,是"台独"势力对美国的病态依赖。赖清德幻想用半导体产业链当"投名状"换取安全承诺,殊不知特朗普早把台湾比作"笔尖",扬言不会为台海冲突出兵。 当台湾把92%的先进芯片产能转移到美国,所谓的"硅盾"就成了摆设——美军F-35战机的芯片不再依赖台积电之日,就是台湾战略价值归零之时。 这种自废武功的操作,连岛内学者都看不下去,直批是"双重失血"的恶性循环。 对比两岸政策,赖清德的"双标"暴露无遗。面对大陆时高喊"抗中保台",不惜拿2300万人当人质;遭遇美国霸凌却秒变"乖宝宝",连天然气高价长约都照单全收。 这种"外战外行、内战内行"的做派,恰似被家暴者不敢反抗施暴者,却对劝架的邻居挥拳头。当大陆宣布对美同等力度反制时,台湾本可借势争取谈判空间,但赖清德选择当"沉默羔羊",坐实了"倚美谋独"的投机本质。 更深层的危机在于产业空心化。台积电赴美设厂引发连锁反应,七大服务器代工厂集体规划在美投资,这意味着岛内将流失30万个高科技岗位,连带上下游产业链崩解。 台北街头即将重现上世纪90年代"工厂铁门生锈、机台积满灰尘"的景象,而赖清德所谓的"中长期发展计划",不过是画饼充饥的空中楼阁。 当台湾年轻人发现最好的工作机会都在海外,所谓的"民主价值"在生存压力面前不堪一击。 这场闹剧最残酷的启示是:没有国家主权的经济体,注定沦为强权的提款机。赖清德团队谈判时连"禁止台积电与英特尔合资"的底牌都不敢打,反而主动拆除所有防线,这种"殖民式思维"连美媒都看不下去,《纽约时报》直言台湾正在被"菜单化"。 历史不会忘记,当全球60多个经济体联合反制美国关税霸权时,唯独台湾摆出"请君入瓮"的姿态——这不是战略定力,而是政治软骨病的晚期症状。
不仅对美国甘心“下跪”,而且准备“下跪”的更加彻底一些!在遭遇美国32%高额进口
任峻评世界巨大的
2025-04-07 09:14:2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