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回来了,士兵如潮冲向乌方一侧,泽连斯基的臭棋便宜了俄罗斯,据环球网消息,俄方发

任峻评世界巨大的 2025-04-07 07:43:30

打回来了,士兵如潮冲向乌方一侧,泽连斯基的臭棋便宜了俄罗斯,据环球网消息,俄方发布消息确认,俄军已经攻入乌克兰苏梅州,并夺取了多个村庄,还占据了巴西夫卡这座城市,这将“挫败库尔斯克乌军的补给计划”。 眼看着俄罗斯士兵如同潮水般冲向乌方一侧,不知道基辅作何感想,泽连斯基的一步臭棋,其实恰恰便宜了俄罗斯——乌军攻入库尔斯克,表面上看是“围魏救赵”,其实是送人头送经验给俄罗斯,经过库尔斯克大决战,俄罗斯成功集结了一支新的作战力量,其规模达到60000人左右。如此大规模的力量,已经足够在苏梅州开辟新战场了。 从俄国防部4月6日确认控制巴西夫卡市到苏梅州12个战略节点遭打击,这场战役的蝴蝶效应正在撕裂乌克兰的防御体系。看似俄军只是在地图上推进了十几公里,实则完成了从被动防御到主动进攻的战略切换,其背后的战术考量和地缘影响远超表面战果。 当乌军去年8月突入库尔斯克时,俄军采取“围而不歼”策略,用六个月时间将战场变成绞肉机,消耗乌军5.8万兵力,“温水煮青蛙”的消耗战,既避免过早刺激北约,又为后续反攻积蓄力量。 随着美国大选尘埃落定,特朗普政府明确停止军援,俄军立即抓住窗口期发动总攻。810海军步兵旅从苏梅边境突入,三天内切断H07公路补给线,将库尔斯克乌军的日均物资供应从2.3万吨压缩到不足5000吨,精准的“掐脖子”战术,让困守阵地的乌军陷入弹药见底、冬装短缺的绝境。 泽连斯基去年孤注一掷攻入库尔斯克,本意是以“围魏救赵”缓解顿巴斯压力,却低估了俄军的耐性和特朗普的实用主义。 当美俄在沙特密谈停火条件时,乌克兰被排除在谈判桌外的现实,彻底粉碎了基辅“以地换地”的幻想。乌军为库尔斯克战役投入的24个旅级单位,正是原本拱卫哈尔科夫和扎波罗热的精锐力量,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部署,导致苏梅州防御空虚,给俄军留出致命突破口。 从“极地-21”低温迷彩系统规避热成像侦察,到无人机蜂群全天候监控补给线,这些非对称战法让乌军的北约装备优势化为泡影。 苏梅前线的乌军士兵描述,俄军炮火覆盖精度比半年前提升三倍,每轮齐射都能精准砸中弹药堆积点。 这种变化源于俄军新建的“星链”战术终端网络,能将无人机侦察数据实时传输给后方火箭炮部队。 当乌军还在用传统无线电呼叫炮火支援时,俄军已实现“发现即摧毁”的作战闭环。 库尔斯克乌军每人日均弹药配额从120发骤降至15发,相当于每个射击位每小时只能打两发子弹。 前线士兵被迫用民用对讲机联络,因为军用通讯设备早在三个月前就被俄电子战部队瘫痪。更致命的是冬装短缺问题,零下17度的严寒中,每天都有士兵因冻伤截肢,战地医院甚至出现用伏特加消毒手术刀的极端情况。 系统性崩溃不是局部增援能解决的,即便泽连斯基从顿巴斯抽调两个旅驰援,也要穿越俄军控制的200公里死亡公路。 目前,俄军的战略意图已从“收复失地”升级为“以攻代守”,控制苏梅州不仅是为了清除库尔斯克乌军,更是为后续进攻基辅建立跳板。 从苏梅到乌克兰首都仅300公里,俄第20集团军的T-14坦克集群若全速推进,48小时就能兵临城下。 压迫式推进迫使乌军将有限兵力分散在顿巴斯、哈尔科夫、苏梅三个方向,每个战场的防御密度都降至危险阈值。当俄军在别尔哥罗德开辟第二战线时,乌克兰的防线已如筛子般千疮百孔。 国际博弈的暗流加剧了乌克兰的困境。特朗普政府默许俄军行动换取能源合作,德国法国忙着与莫斯科谈判天然气过境费,波兰则暗中觊觎利沃夫地区的传统领土。 “众叛亲离”的局面,让乌克兰沦为大国交易的筹码。美国欧洲司令部司令卡沃利公开承认乌军进入别尔哥罗德,看似声援实则坐实乌克兰“侵略者”身份,为后续切割责任埋下伏笔。当西方媒体开始讨论“战后乌克兰版图”时,基辅当局的崩溃已进入倒计时。 未来的战局走向已逐渐清晰,俄军将通过苏梅州战役完成三大目标:彻底清除库尔斯克威胁、建立进攻基辅前进基地、迫使乌克兰接受领土割让的现实。 而乌克兰的所谓“反攻”越来越像困兽之斗,即便在别尔哥罗德取得战术突破,也改变不了战略被动的大局。 当俄军第3集团军的钢铁洪流碾过苏梅平原时,泽连斯基手里剩下的筹码,恐怕只剩如何体面地签署停战协议了。

0 阅读:0
任峻评世界巨大的

任峻评世界巨大的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