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乌海,一名女子抱着孩子在某商场公共卫生间的洗手池里小便,路过的顾客感到十分

姜海楠聊社会 2025-04-06 23:36:41

内蒙古乌海,一名女子抱着孩子在某商场公共卫生间的洗手池里小便,路过的顾客感到十分不适,于是拍下来放到了网上。商场:有在消毒和清洁!

(案例来源:新闻夜航)

4月3日,内蒙古乌海某商场洗手间内,王芳目睹震撼一幕:一名年轻母亲怀抱男童,公然让其在公共洗手池小便。水流声与孩童嬉笑中,洗手台瞬间沦为露天厕所。商场监控显示,该女子全程未使用母婴室或第三卫生间,而是直接选择人流量最大的洗手池“解决问题”。

这场争议撕开公共空间管理的双重困境。根据《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此类行为涉嫌违法,可处警告或罚款;而《未成年人保护法》更明确要求监护人引导孩子养成文明习惯。但涉事商场母婴室配置调查显示,该场所仅在一楼设置母婴室,且未配备儿童小便池,迫使带男童的母亲陷入“如厕难”困局。

商场方回应称“已加强消毒并张贴警示”,但北京日报调查数据显示,全国仅23%商场配置第三卫生间,母婴室配备儿童专用设施的不足40%。更讽刺的是,涉事洗手池旁贴着“禁止便溺”的告示,却未标注最近母婴室位置——这种“只堵不疏”的管理,实则是将矛盾转嫁给普通消费者。

法律学者指出,此类事件本质是公共服务缺位与公民素养缺失的叠加。当北上广深高端商场斥资打造“大象造型洗手池”时,三四线城市基础母婴设施仍停留在“有就行”阶段。而涉事母亲的选择,与其说是道德失范,不如说是对城市文明基建的无声控诉。

截至发稿,商场已承诺增建第三卫生间。但真正需要追问的是:当我们在批判个体行为时,是否也该审视那些“消失的母婴室”?

0 阅读:0
姜海楠聊社会

姜海楠聊社会

品社会百态,看百样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