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仲秋,汉口山陕会馆的琉璃飞檐间,魁星楼的鎏金宝顶正折射着夕阳余晖。这座始建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的三层八角攒尖式建筑,以三十六根金丝楠木柱支撑起鄂西北最大的穹顶藻井,藻井中央彩绘的"魁星点斗"图历经百年风雨仍鲜艳如初。 作为山陕商贾集资兴建的文化地标,魁星楼巧妙融合了晋派砖雕与楚地木雕技艺。每逢科举大比之年,会馆便会在魁星楼前举办"文昌会"。光绪十八年(1892年)的春闱前夕,三百余名晋陕子弟在此举行"射斗"仪式。据《汉口竹枝词》记载,当年共有十七名考生中试,其中四人官至御史,一时传为佳话。 辛亥革命期间,魁星楼曾作为起义军的临时指挥部。1911年10月11日,革命党人在楼内召开军事会议,议定进攻湖广总督署的作战方案。
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仲秋,汉口山陕会馆的琉璃飞檐间,魁星楼的鎏金宝顶正折射
历史小破
2025-04-05 09:53:5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