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里赚钱亏钱的事每天都在发生,但像梁桐灿这样经历大起大落的,确实不多见。他是广东宏宇集团的老板,旗下有宏宇、宏陶这些瓷砖品牌,在佛山陶瓷行业里销量一直不错,特别是广场砖,巅峰时全国市场占比到过35%。除了陶瓷,他还做房地产、文旅,好多地方都有他的产业。
要说他和科达制造的缘分,最早能追溯到2011年底。那时候他两次买科达的票,都没赚到钱。直到2012年底第三次重仓,才抓住股价上涨的机会,持股两年半赚了1.22亿,收益率210%。后来他短暂离开,但一直盯着这块“肥肉”。2018年科达发公告说要回购股份,14天后他的名字就出现在前十大股东名单里,当时是以4块3毛2左右的均价买了2086万股,之后又不断加仓。
到2020年,锂电概念火起来,科达的业绩也跟着涨,股价一年差不多翻了十倍。这时候梁桐灿的持仓浮盈最高到过85亿,要是那时候卖了,绝对是资本市场的佳话。但他没卖,一直拿到现在,还持有3.7亿股,是第一大股东。现在浮盈缩水到28亿,虽然还是很多,不过相较之前少了近三分之二。
不过梁桐灿作为宏宇的创始人,肯定有自己的考虑。他多次把科达的股权质押,换资金投入到自己的企业里,盘活经营。同时,因为持股多,他在科达有话语权,还推动双方合作设立投资基金,明显是打算长期布局。
早年间他还投过荣盛发展,2009年参与非公开发行,不到一个月就赚了5100多万。后来又两次买卖,一次亏了2700多万,一次赚了4500多万。算下来,他在资本市场总共赚了29亿多。这两年他操作收敛了许多,主要就重仓科达制造这一只股票。
其实梁桐灿的操作和他的实业背景分不开。宏宇集团在陶瓷行业根基深,他做投资也喜欢和产业结合。比如通过股权质押获得资金支持实体,和科达的合作也是产业协同。前几年科达在瑞士上市GDR,他推动双方签战略合作协议,把业务拓展到国际市场。
现在他还拿着科达3.7亿股,一直以产业投资者的身份参与公司治理。他的故事对咱们小散来说,看看热闹就行,毕竟他这种操作需要长期眼光和资金实力,一般人很难模仿。但从他身上能看出,产业资本和资本市场怎么结合,怎么用资本手段支持实业发展,这倒是值得关注的地方。股市 财经 财经知识 股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