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这几年确实过得艰难,如今面临着全球围剿的局面,曾经物美价廉的招牌也不再那么响亮。我们必须做出改变,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才有可能闯出新路。 为什么这么说呢?先看看国外对我们的态度。以前我们靠人工便宜、效率高抢占市场,国外厂家因此慌了神,现在他们开始反击。海外市场对中国货亮起了红灯,比如 TikTok 曾经火遍全球,可后来却被美国、欧洲封杀;拼多多海外版想凭借低价打开市场,没想到墨西哥、菲律宾、印尼直接拒绝。再看义乌,曾经的世界超市,现在货架上中国货的位置都少了。越南、印度不仅自己搞制造,还给中国货加关税、设门槛。这哪里是正常的市场竞争,分明就是围剿。 不过,有人可能会说,我们以前不也靠低价优势赢得了市场吗?现在继续低价策略也能行。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国内电商平台上,9 块 9 包邮、5 块秒杀价随处可见,卖家们拼得头破血流,最终却赚不到钱。这种低价内卷不仅把供应链压垮,导致小厂倒闭、工人失业,还透支了未来。没有利润哪来研发,没有研发又怎么能升级呢? 对比一下国外的情况,国外卖东西价格高、利润大,工人一周工作三四天还能休息,工厂效率高,人工成本低。而我们国内呢,大家 996 拼血汗,差距让人心里发凉。有人觉得我们靠低价能一直走下去,可现实是低价走不通了,国外不想跟我们玩,我们只能让自己强起来。 我们自身也存在问题。我们低价策略玩得好,却在质量和创新上没跟上,只知道拼价格,品牌也不够强。就像日本、德国,人家靠的是技术和品质站稳脚跟,我们却没走这条路。国内电商模式也有问题,低价内卷把供应链压垮了。 那该怎么办呢?电商平台别再搞价格战了,给商家一些喘息的空间。政府要加大对高端技术的投入。我们不能再依赖 996 了,提升效率才是关键。虽然有人担心追求效率可能会牺牲稳定性,但在我们这个情况中,提升效率恰恰是打破困境的关键,能让我们有更多的资源去发展。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数据来验证。从实验数据来看,那些注重研发、提升品质的企业,利润率明显高于只拼价格的企业。田野调查也显示,消费者更愿意为质量好、有品牌的产品买单。反事实推演一下,如果我们继续走低价路线,未来的路会越来越窄。 曾经我们靠拼劲把中国制造做起来了,现在这股劲还在,我们为什么不换个方向拼呢?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迈出这一步或许很难,全球围剿不是一天能解决的,国内问题也不是一夜能改的,但再难也要尝试,总不能看着 Made in China 从骄傲变成笑话,这不是我们该接受的命运。
中国制造被“围猎”,中国智造成唯一曙光
醉心娱乐说
2025-04-04 15:02:1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