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机对决:俄军图95夜袭乌克兰,乌军F16幻影2000拦截俄导弹 来源:素月宜人 俄乌战机对决:俄军图95夜袭乌克兰,乌军F16幻影2000拦截俄导弹。黑海上空警报声骤然响起,俄罗斯军队发起本月规模最大的一次空中打击行动。多架图-95MS战略轰炸机自俄罗斯南部Engels空军基地起飞,借助夜幕掩护,在白俄罗斯与俄罗斯西部领空内释放数十枚巡航导弹,目标直指乌克兰能源枢纽及军事设施。 乌克兰空防系统于当地时间02:47分探测到第一波来袭信号。乌军迅速调动其新装备的西方战机,一改以往被动防御的姿态。多架F-16AM战斗机自波兰接壤的利沃夫地区基地紧急升空,这批去年底交付的美制战机首次在实战中全面亮相。与此同时,法国提供的幻影2000-5战机也从南部基地起飞,形成一道南北交叉的防空屏障。 F-16AM战机凭借其搭载的AN/APG-66V2相控阵雷达,在距离导弹群约100公里处完成锁定程序。随后,这些战机释放多枚AIM-120C"阿姆拉姆"中距空空导弹。这款导弹具有"发射后不管"的能力,使得F-16战机能够在发射导弹后迅速规避可能的反击,同时处理更多目标。战斗持续近90分钟,乌军战机执行至少14次拦截行动,天空中上演一场现代化的空中对决。 此次空中作战还暴露出双方在电子战领域的激烈较量。俄军为保护其导弹,启用多套电子干扰系统,试图扰乱乌方雷达。乌军依靠西方提供的抗干扰设备,在复杂电磁环境中确保指挥系统和通讯网络的正常运行。本次拦截任务的成功率远高于去年同期水平,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双方军备的不断升级和战术的持续调整。 此次攻击共发射67枚各型导弹,其中包括图-95MS战略轰炸机发射的35枚Kh-101/Kh-55巡航导弹,黑海舰队舰艇发射的8枚"口径"(Kalibr)巡航导弹,以及来自内陆发射场的伊斯坎德尔弹道导弹和其他战术导弹系统。这些导弹呈放射状从不同方向同时飞向乌克兰领土,明显是为饱和乌方防空系统。 Kh-101巡航导弹射程可达2500公里,采用地形匹配制导系统,飞行高度通常维持在30-70米的超低空,这使得其极难被常规雷达探测。"口径"巡航导弹则采用惯性制导结合卫星导航的混合系统,末端具备红外成像制导能力,命中精度可达3米以内,对固定目标具有极高威胁。 乌克兰国防部宣称成功拦截59枚来袭导弹,拦截率达88%,而俄方则表示只有22枚导弹被击落,其余均已命中预定目标。初步评估认为实际拦截率约为65%-70%之间,乌方能源设施和军工厂仍有多处遭到严重打击。 2024年3月23日晚间,类似规模的轰炸机群曾起飞执行打击任务,导致乌克兰多处电力设施严重受损,德涅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哈尔科夫和敖德萨等城市曾陷入长达72小时的大面积停电。此次袭击似乎采用相似的战术,但乌方防空效能有明显提升,这表明西方军事援助特别是防空系统的交付正在改变战场态势。 俄罗斯国防部公告称,2025年3月8日20时至9日早晨7时的11小时内,俄防空系统共拦截88架乌克兰无人机,其中超过半数,52架是在与乌克兰接壤的别尔哥罗德州上空被击落。这些无人机主要为欧美制造的战术级无人机,飞行高度一般在3000米左右,携带有5-10公斤当量的爆炸物。 乌克兰空军于3月9日发布通报,称在过去24小时内共击落73架俄罗斯无人机,主要集中在敖德萨、赫尔松和扎波罗热等前线地区。俄军无人机主要用于前沿侦察和目标指示,为精确打击提供实时坐标;乌方无人机则更多用于深入俄境内的战略打击,特别针对燃料和军工生产设施。 乌方无人机战术近期出现明显变化,由分散式的单机袭击转变为成建制的集群式投送。例如,在上周对楚瓦什共和国石油加工厂的袭击中,乌方一次性出动20余架无人机,采用"蜂群"战术突破俄方防空体系,成功命中目标并引发大规模火灾,导致该设施生产能力下降40%。楚瓦什共和国距离俄乌边境超过1000公里,表明乌军无人机作战半径已大幅扩展。 此类远程无人机作战能力的提升得益于两方面因素:一是无人机本身的技术改进,特别是在导航抗干扰和低信号特性方面;二是乌方在俄罗斯境内建立由情报人员组成的导航中继点网络,为无人机提供路径规划和目标确认。这种无人机与人员相结合的混合战术,大大提高远程打击的成功率,同时也使防御方的拦截难度成倍增加。 当前俄乌空中对抗的加剧必须放在更广阔的地缘政治背景下审视。自美国暂停对乌克兰的部分军事援助和情报共享以来,欧洲国家已加速推进"重新武装欧洲"计划,法国和波兰等国尤为积极。欧盟成员国向乌克兰提供的军事装备价值已达172亿欧元,其中包括先进防空系统、战斗机和无人机系统。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又被打脸了,俄罗斯的航空炸弹快用完了,俄罗斯的Su-34战斗轰炸机在前线不敢起飞
【4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