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上海女子花13800元为孩子购买重疾险,3年后,孩子因流感并发暴发性

花开富贵坊 2025-04-03 15:11:36

2022年,上海女子花13800元为孩子购买重疾险,3年后,孩子因流感并发暴发性心肌炎,从确诊到去世仅3小时,她悲痛的申请理赔,保险公司却以“孩子患有心肌炎不到半年”,只退回保费,女子大怒,随后一个做法让保险公司认怂了! 2022年上海一位母亲给孩子买了份50万保额的重疾险,每年交4600块钱,连续交三年总共花了13800元。谁都没想到,刚过完2024年元宵节,三岁的孩子得了流感,后来转成要命的暴发性心肌炎,从确诊到断气就三个钟头。 当妈的含着眼泪找保险公司要理赔,结果保险公司说孩子得的心肌炎没达到条款要求,只能退保费不给赔,这事儿闹得满城风雨。 保险公司拿出来的保单条款写得明明白白,要想算上"严重心肌病"得满足三个硬杠杠:心脏功能得是纽约心脏病学会定的最严重的IV级,左心室射血分数要低于30%,这种情况还得持续半年以上,病人还得完全不能动弹。 可这孩子从发病到去世总共才三小时,哪可能拖到半年?保险公司咬死条款不松口,当妈的急得在理赔中心直拍桌子。 消息传到网上可炸了锅。 小红书上几千条评论都在骂保险公司没人性,说人都没了还不赔钱。有懂行的律师出来说话,上海兰迪律师事务所的陈禹彦律师在短视频里分析,重疾险保的就是性命攸关的大病,人都病死了还不给赔,这明显是保险公司抠字眼。 网上吵得沸沸扬扬,保险的客服电话都快被打爆了。 其实这事儿在保险行业里早不是新鲜事。 中国银保监会去年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重疾险理赔中,癌症占了七成多,心脑血管疾病连两成都不到。不是这些病要不了命,而是保险条款卡得太死。 像心肌炎这种急症,往往发病快、走得急,根本来不及达到保险公司规定的观察期。有保险公司的精算师私下透露,他们这么规定也是怕有人带病投保,可老百姓哪懂这些弯弯绕? 保险公司也有自己的难处。他们收的保费都是按疾病发生概率算出来的,要是放宽理赔条件,保费起码得翻倍。 再说现在医疗技术发展得快,很多检查手段三年前定条款时都没想到。就拿心肌炎来说,现在有心肌活检能快速确诊,可三年前的保单里压根没提这项检查。 卖保险的业务员在这事上也有责任。当初卖保险时把胸脯拍得山响,说什么"确诊就赔""给孩子留个保障",真到出事就拿条款说事。 有离职的业务员爆料,保险公司培训时专门教话术,让业务员重点说保额不说免责条款,老百姓买保险时根本不知道这些门道。 这当妈的最后能拿到赔偿,还真得感谢网络时代。小红书上几万条转发惊动了监管部门,保监会派人到保险公司查台账。 最后保险公司扛不住压力,虽然嘴上还说按条款不该赔,但还是把50万打到了家属账上。这事儿表面看是解决了,可深层次的问题根本没碰着。 懂行的人都知道,重疾险条款十年没大改过。医学进步日新月异,可保险条款还按老黄历办事。就像这次的心肌炎,现在医院用ECMO能多救回不少人,可保险条款里对这些新技术只字未提。 要按老标准,用了ECMO的病人反而可能因为没达到传统指标而赔不到钱。 保险公司现在也处在两难境地。要是放开理赔,保费肯定要涨,客户更不买账;可要是继续死抠条款,老百姓更觉得保险是骗人的。 去年有家小保险公司试着推出"急性重症按比例赔"的新产品,结果保费比同类产品贵三成,根本卖不动。 普通老百姓买保险可得长点心眼。签字前不光要看保什么,更要看什么情况下不保。就拿心肌炎来说,有的保险保暴发性心肌炎,有的只保慢性心肌病,差两个字可能就差了五十万。 最好拉着懂医的朋友一起看条款,别光听业务员忽悠。 这次事件给整个保险行业敲了警钟。现在年轻人都在网上买保险,哪家公司的理赔服务跟不上,分分钟就被挂到网上示众。 听说有保险公司已经开始用人工智能审核理赔,既能提高效率又能减少人为纠纷。不过机器审案子会不会更死板,这就得两说了。 最扎心的还是那个失去孩子的母亲。五十万赔款到手那天,她在朋友圈发了张孩子生前的照片,配了句话:"这钱要是能换我娃回来,倒贴五十万我都愿意。" 这话看着让人心酸,也提醒咱们买保险图的是个心安,真摊上事才知道,再多的钱也买不回最珍贵的东西。 (信息来源:新浪财经2025.3.13李利明:三岁孩子心肌炎病故,友邦拒赔——小红书热点引发的声誉风险)

0 阅读:1
花开富贵坊

花开富贵坊

感谢各位的关注与支持,期待与您共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