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我倒台,否则汉语永远不能成官方语言!”1965年李光耀极力反抗话语成为官方语言,而且还立下誓言“除非打倒我!”,他为何如此坚持呢? 李光耀这个祖籍广东的新加坡国父,当年顶着华人商会的压力死活不让汉语当国语,这事儿听着矛盾但其实藏着大智慧。 新加坡1965年被马来西亚踢出联邦时,75%都是华人,按理说该亲近中文,但李光耀硬是把英语定成官方语言,那这是为啥呢? 看看地图就明白,新加坡四周都是穆斯林国家,而且当时要吸引外资办工厂,英语才是全球买卖的硬通货,汉语难度还要高一点,所以他才会如此抗拒。 但是我记得之前李光耀还说“华人不学汉语吃亏”,可转头却在学校狠抓英语,不过也可以理解,这样可以两手抓,用英语保饭碗,汉语留根脉。 而他这种实用主义手腕还出现在水源战略上,当年跟马来西亚签百年水供协议时,明面上买水,暗地里搞海水淡化技术,愣是把命脉攥自己手里。 如今证明他赌对了,新加坡华人家庭84%都会说普通话,中国成最大贸易伙伴,双语优势在“一带一路”得了不少优势。 这也证明了语言是工具不是枷锁,先活着才能谈文,就像他处理贪官绝不手软,经济危机时敢给全民降工资,要发展就得对自己狠。 【评论区聊聊】你怎么看这事?要是你当家,会选面子还是里子?
几乎可以预见,在未来中俄少不了打一架,那为什么中国还不远离俄罗斯?现在先不用急
【15评论】【1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