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不仅对油车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数码圈子的影响也非常大其实。
1、数码企业发点东西,以前和友商抢流量,现在还得和电车抢流量。由于电车在微博这种平台的上流量过大,导致数码企业还得和电车抢流量。得到流量的成本大幅上升。除了拿钱买,就必须得放下面子到处蹭,这对数码行业很不好。
2、数码媒体也很惨,原本流量就少的可怜,很多人不得不用丝袜,大长腿,作妖,抽奖来维持热度,甚至有些人迫不得已也去战队乱骂。 现在倒好,原来就少的流量,全被车拿走了,甚至数码博主还得去车圈恰饭。原本就惨淡的经营,更是雪上加霜。
3、车媒体其实也有大量尝试做数码内容,但可能发现不怎么挣钱,B事还很多,所以也慢慢的做的比较少了。除了几个有点话题的人还在玩数码,其它的也很少了。数码圈的饭,和车圈比起来完全不值一提,估计人家也看不上。
4、耳机圈今年比较卑微,我在网上看到的大量推广内容极少了,估计行业惨淡,价格战太多了,弄的谁也挣不到钱。流量更是少的可怜。
自媒体今年遇了上特殊时期,人数比较多的大自媒体工作室可能会过的比较艰难。个人博主,只要不花大钱基本没事。车媒体可能会分出明确的层级了,谁是真有内容的,认理真有流量的,谁是墙头草混饭的,谁是装逼的,2025年就会有明确的分层。
数码媒体去年基本上已经有了明确的分层,谁是怎么回事基本上大家也都看的比较明白。该关注的关注,该拉黑的拉黑也差不多了。
老牌数码媒体基本都“安享晚年”了,很少搀和乱七八糟,内容也佛系了,节奏缓慢,但稳健。
手机评测已死,公信度基本归零。况且现在手机的性能基本都很好,游戏测试的意义也不大了,简单测一下给个参考还是可以的。手机评测已经进入到了深度体验分享的时代,全是参数已经没人爱看了。
手机拍照进入到了分岔路,一边是走光影和风格,一边是走AI打补丁,各有各的好,就看买的人更喜欢哪一种了。相对来说小米光影方向虽然上限高,但是它稍微需要用的人有一点点拍照技巧。 AI路线随便拍,更适合大部分人。
乱世才会有这么多牛鬼蛇神,但这不会持续太久,稳定上2、3个月差不多就“众神归位”了,都会找到更适合自己的位置。
但各种平台,还是会希望乱起来,因为越乱平台的口水内容就越多,他们的绩效和数据就会好看一点。如果平台太公平,太正义,没有吵架,哪来的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