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童双相多责心,心火不降小肠凝!”这是我从医多年一直秉持的行医准则...

我是范军铭 2025-04-02 15:38:42
“孩童双相多责心,心火不降小肠凝!” 这是我从医多年一直秉持的行医准则。 -- 在如今的生活环境下,不少孩子患上双相情感障碍,绝不能简单归因于 “肝气郁结”。 -- 如今的孩子,常喝冷饮、长期久坐不动,这些不良习惯致使小肠经被寒湿阻滞,心肾不交,阴阳失衡,进而引发情绪的剧烈起伏。 -- 《黄帝内经》里记载:“心与小肠相表里”,心主血脉、神明,小肠则负责分清泌浊,二者相互配合,维持人体气机的升降有序,一旦小肠经气血不畅,就会影响心神安宁。 -- 临床观察 -- 1.贪饮冰品:不少孩子偏爱冰饮料,小肠阳气受损,心火难以下传,引发心烦意乱、躁狂不安。 -- 2.嗜食油腻:长期吃油炸食品,体内湿热积聚,干扰小肠功能,痰湿蒙蔽清窍,导致抑郁、反应迟缓。 -- 3.作息紊乱:熬夜刷手机,损伤小肠经气血,虚火上炎,加剧情绪不稳定。 -- 真实医案 -- 16 岁的高一女生,因双相情感障碍休学一年。躁狂时,言语增多、行为冲动;抑郁时,沉默寡言、自我封闭。 -- 1.体征:舌尖红,舌苔厚腻,脉象弦滑,右尺脉细涩。 2.辨证:小肠湿热阻滞,心肾不交,阴阳失衡。 -- 调理方案 -- 采用导赤散与三仁汤化裁:生地黄、竹叶、通草、杏仁、白蔻仁、薏苡仁、黄连、半夏、丹参。每日辰时按揉阳谷穴。 -- 1.初诊:将通草换成灯心草,配合神阙穴艾灸。三剂后,大便通畅,情绪稳定。 -- 2.二诊:原方加郁金、石菖蒲,让患者练八段锦。两周后,躁狂和抑郁发作频率降低,主动沟通。 -- 3.三诊:舌苔改善,改用百合地黄汤善后。三个月后,女生复学。 -- 组方剖析 -- 1.生地黄与通草:清热滋阴,畅通小肠经,引心火下行。 2.三仁汤:宣化畅中、清热利湿,改善小肠内环境。 3.丹参:活血化瘀,稳定情绪。 -- 家长锦囊 -- 1.饮食把控:少吃冰淇淋、油炸食品和功能性饮料。 2.食疗推荐:申时喝莲子、茯苓、绿豆粥。 3.日常保健:睡前逆时针揉腹 10 分钟。 -- 我从医多年,见过许多孩子被误诊或治liao不当。门诊去年一位企图轻生的孩子,通过这套方案调理后,如今已开启大学生活。 -- 孩子并非心理脆弱,而是小肠经的气血运行出现了问题。 (注:文中方剂需根据体质调整剂量,不可盲目套用) -- 总结 -- 调理双相情感障碍如同治水,只有打通小肠经这个 “下游通道”,才能平息心神的 “上游洪灾”。相较于单纯依赖薬物,恢复身体的自我调节能力才是解jue问题的关键所在 。 双相情感障碍 抑郁焦虑 青少年抑郁症

0 阅读:15
我是范军铭

我是范军铭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