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清华教授吴宓参加徐志摩和陆小曼婚礼后,大受刺激,回到家直接向妻子提出

陌上花开四季情 2025-04-02 15:24:12

1926年,清华教授吴宓参加徐志摩和陆小曼婚礼后,大受刺激,回到家直接向妻子提出离婚。没想到妻子却反问他:“是因为我那个女同学吗?” 吴宓被誉为“中国比较文学之父”,他在多个学术领域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创办清华大学国学院,培养钱钟书等学者,著作《吴宓诗集》等。 他在工作上取得这么大的成绩,可是他的婚姻生活却让人唏嘘。 1894年,吴宓出生在陕西泾阳县西北乡安吴堡的大户人家,父亲是经商的人,母亲生完他不久就去世了。吴宓在很小的时候就过继给了无儿无女的叔叔婶婶。 虽然母亲不在了,但是有多了两个人疼爱他,吴宓的童年也算是感受到了春天般的温暖。 长大后的吴宓考上了清华大学,并获得了留美的资格。 留学哈佛后,吴宓成为学贯中西的大师。在学问日渐成熟的时候,吴宓也开始考虑自己的婚姻大事。 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吴宓受到了“刺激”。 当时作为单身的吴宓,经常听好友朱君毅讲他和女友毛彦文的事情,让他觉得恋爱是一件美好的事情,而且从朱君毅的讲述中,吴宓觉得毛彦文多才多艺,貌美如花。而且他心想将来一定要找一个像毛彦文一样的妻子。 可以说是想啥来啥,不久后,吴宓就收到了同学陈烈勋的“提亲”信。原来,陈烈勋给吴宓介绍了自己的姐姐陈心一。 陈心一,24岁,毕业于浙江女子师范学院,小学老师。她之所以未嫁出去,是因为她太挑剔了,看不上好多人。不过她从弟弟陈烈勋那里得知吴宓的情况后,非常乐意和吴宓交往。 吴宓知道后,非常开心,就想找找人了解一下陈心一。他找的这个人的正是朱君毅的未婚妻毛彦文。毛彦文和陈心一是同学,她非常乐意帮助吴宓。 不久后,毛彦文写信给吴宓,说陈心一皮肤有点黑,性情温柔,不善言辞,很适合做他的贤内助。她建议吴宓和陈心一可以先相处一段时间,看看彼此是否合适。 吴宓虽然是个留学生,但是骨子里还是很传统的,他觉得自己的婚事还是要父亲同意才行,所以在没有收到毛彦文的信时,他就已经和父亲写信说了陈心一的存在。 父亲也一样吴宓早点把婚姻大事定下来,所以他直接同意。就这样,没有见过面的两个人把婚事定了下来。 1921年,吴宓回国,两人在杭州举行了婚礼。 起初,吴宓和陈心一度过了一段幸福的婚姻生活,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活里的柴米油盐把两人的感情消磨殆尽,两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而且每次一吵架,都会翻出很多旧账,都会用最恶毒的语言攻击对方,最终两人的心都冷得仿佛掉入了冰窖。 这时候两人已经有了三个女儿,陈心一把很多精力放在了孩子身上,吴吴宓的关心和照顾就越来越少了。 吴宓把情感看得很重要,他认为两个人在一起,要得是思想上的同志、灵魂上的伴侣,而不仅仅是过热炕头的小日子,所以想想他和陈心一的婚姻,他恨不得想要逃离。 对婚姻非常失望的吴宓想到了毛彦文。 此时的毛彦文已经和朱君毅分手,原因是两人恋爱六年后,朱君毅却以近亲结婚不好为由解除和毛彦文的婚约。 与吴宓看着分手后的毛彦文哭得梨花带雨的,他非常心疼,也在不知不觉中爱上了她。可是当他把自己想要离婚,然后要和毛彦文结婚的想法告诉好朋友后,他们都劝吴宓不要离婚,因为很多人的婚姻都是这样的。 留在吴宓犹豫不决时,一件事情让他下定了决心离婚。 1926年的一天,吴宓去参加了好友徐志摩和陆小曼的婚礼。徐志摩和陆小曼勇于结束自己的不幸的婚姻,去追求幸福的行为(不提倡他们的结合方式)打动了吴宓。 所以,参加完两人的婚礼回到家,吴宓就像陈心一提出了离婚,理由是两人经常吵架。 陈心一又不傻,她知道丈夫吴宓的心早就不在她身上了,所以当吴宓提出离婚时,她就直接质问离婚原因是不是因为自己的同学毛彦文? 之所以这样问,因为她早就从吴宓的日记里知道了,吴宓跑到杭州约见毛彦文,两人一同泛舟西湖,游玩吃饭的事。 她本来是想着凑合过日子,可是如今丈夫提出离婚了,她也不愿意再承受感情上的背叛与侮辱,所以最终同意了离婚。 离婚后,吴宓开始追求毛彦文。毛彦文为了拒绝他,直接去了巴黎。可是吴宓不放弃,又追到了那里。无奈之下,毛彦文只好同意。 但是相处了一段时间后,当毛彦文向他提出结婚,吴宓却说自己只想谈恋爱不想结婚。 毛彦文一气之下,嫁给了大她几十岁的熊希龄。 后来,吴宓和自己的学生邹兰芳结婚了。吴宓称呼邹兰芳为“继妻”,继续的“继”,妻子的“妻”。 婚后三年,邹兰芳因肺病不治去世。这三年虽然短暂,吴宓依然享受到了爱情的美好。 虽然吴宓在学术上令人尊重,但是他对待感情的态度实在让人不敢恭维。 他的学生曾评价他“他是勇敢的人,但又勇敢的不合时宜”。

0 阅读:0
陌上花开四季情

陌上花开四季情

不一样的视角看待这个世界,爱快乐,爱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