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西方国家包括美国,都在思考一个问题,中国人民解放军到底能打多强,战斗力怎么样?菲律宾三天两头在黄岩岛问题上挑衅,但中国只是派船驱离,没啥大动作。 然而,这看似“克制”的背后,实则是解放军战略威慑与实战能力的双重体现。 四十年前,西方对解放军的评价还停留在“最落后的军队之一”。美国记者曾描述中国空军装备如同“停留在50年代”,甚至断言解放军现代化“没几十年形不成战斗力”。 但海湾战争后,中国加速军事变革,从数量型转向质量型,大量先进装备如辽宁舰、歼-20、055大驱等陆续列装,军改更是让军队结构“脱胎换骨”。 如今的解放军已形成以精锐作战力量为主体的联合作战体系,外媒不得不承认,中国军队的“威胁论”已取代“落后论”成为主流叙事。 以陆军为例,中国的合成旅配置堪称“代差级”。重型旅配备99A坦克、履带式装甲车,中型旅以轮式战车实现高速机动,轻型旅则依托猛士装甲车和无人机蜂群系统。 特别是轻型合成旅,装备的CM-501GA无人机系统可自主侦察打击,相当于在空中部署了16枚“精确制导炮弹”,配合猛士底盘的火箭炮,火力覆盖能力远超美国同类部队。 这种“天上无人机、地上火箭炮”的立体打击模式,让中国陆军在轻型化部队中独树一帜。 不过,西方仍有质疑声,比如认为解放军缺乏实战经验。但事实上,亚丁湾护航、非洲维和、海外撤侨等行动已成为常态化任务。 更关键的是,中国通过朱日和演习等实战化训练,将“危不施训、险不练兵”的旧观念彻底摒弃。 据外媒观察,解放军近年演习中“红军”常扮演“蓝军”角色,模拟美军战术,这种“自我加压”的训练方式,正在缩短理论与实战的差距。 回到黄岩岛问题,中国选择用海警船而非军舰对峙,本质上是战略层面的主动选择。解放军的反舰弹道导弹、区域拒止能力早已覆盖南海,但军事手段从来都是最后选项。 正如当年葡萄牙因实力不足放弃澳门驻军,最终导致黑帮横行,中国在黄岩岛的克制,恰恰是基于对自身军力的绝对自信,这种自信源自装备现代化、体系化作战能力的全面提升。 可以预见,随着003航母、隐身无人机等新装备的入列,解放军的战斗力还将持续进化。 但正如外媒所言,中国军队的真正威胁,或许不在于武器数量,而在于其“如饥似渴”的学习能力和“哪里不行补哪里”的改革决心。 当西方国家还在争论“解放军能不能打”时,中国早已用黄岩岛的日常巡航证明:真正的强军,既要能战,更要止战。
【美日韩联合演习后,解放军舰艇“突破多层阻拦,强行加入美航母编队”】随着中国军事
【1评论】【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