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多名专家联合发声,呼吁“将农民的养老金提升至每月400 - 1000元”。这一建言如同一束光,终于有人为农民群体发出了有力的声音。 专家指出,当下部分城里退休干部每月能领取上万元退休金,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农民每月不到200元养老金。 这微薄的数额在生活开销面前,实在是捉襟见肘,还不够城里的退休老人在城里餐厅吃一顿大餐。 据专家测算,把农民养老金提高到400 - 1000元,尽管存在一定难度,但并非无法实现。 2024年我国经济总量已突破130万亿,通过合理划转部分国有资本、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完全有能力达成这一目标。 可是这一建言也引发了不同的声音。部分年轻人提出质疑,农民未曾缴纳社保,不应领取退休金。 但也有人感慨:“要是父母每月能有1000元养老金,他们就不用如此操劳了。只怪我没本事,让他们一直辛苦。” 还有人提及那些参与修水库的老人,他们大多已年逾九旬,不少人甚至已经离世。他们曾吃尽苦头,却从来没有享受过福。其实只需要那些拿八千元以上的社保降一些就够啦,高的给低的匀一些,根本不用国家额外拨款。 回首往昔,千禧年前出生的城里人,谁不曾吃过农民交的公粮? 那时候,粮站门口板车排起长队,车上堆满了刚从打谷场晾干的新水稻和小麦。 而农民自己,却只能吃着去年的陈粮,将最好的粮食无私地交了公粮。他们上交的不仅仅是粮食,更是良心与历史的担当。 农民用那指甲缝里永远洗不掉的泥巴,为城里人换来白面大米。他们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然而每月微薄的养老金,连种田落下的老寒腿都不够。 如果大米能卖到10元甚至100元一斤,他们赚取的收入足以缴纳社保。因此,仅仅以未缴纳社保为由拒绝为农民涨养老金,实在令人心寒! 扪心自问,当年农民交公粮、修水库,付出劳动力,何尝不是一种变相的社保缴纳? 现在城里的高楼大厦、纵横交错的高速公路,哪一处不凝聚着农民的无私奉献? 从另一个角度看,农村留不住年轻人,年轻人不愿意种田,这也跟农民没有养老金有很大的关系。 他们看到村里七八十岁的老人仍在田间劳作,谁能不心寒? 如果农民养的老金能提高到城市低保水平,至少能让年轻人觉得,在家乡种地,年老后也有一份保障。 另外,从经济的角度来看,给农民涨养老金,不仅是对农民群体的关怀,更是盘活经济的有效举措。 农民手头宽裕了,自然愿意消费,给孙子买吃的穿的,这些消费资金在市场中流转,能够有力地拉动经济增长。 农民的养老问题刻不容缓,他们已经等不起、拖不起了! 10000养老金变成 8000,生活质量不会有特别大的改变。 但如果 200 变成 1000,那吃穿会有一个质的提升。 我们吃着农民种的粮食,住着农民参与建造的房屋。如今,是我们反哺他们的时候了!
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多名专家联合发声,呼吁“将农民的养老金提升至每月400-1
戒梦羽
2025-04-02 13:43:2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