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京,一女子沉迷吸毒与玩乐,将两个年幼的女儿反锁家中,外出向社区索取救助金,拿到钱以后,在外吸食毒品、玩乐,就是不回家。一个月后,社区民警上门探望,才发现两个女孩已经干枯死亡,一个才2岁,一个1岁。女子被判构成故意杀人罪。 一个平静的早晨,南京城区的居民楼里传来了一阵急促的敲门声。社区民警带着不详的预感,站在一扇紧闭的房门前。这是一次例行的家访,但门内的寂静让人心生不安。经过反复喊话无人应答,民警决定请来开锁师傅。 房门打开的瞬间,扑面而来的异味让在场的人们不约而同地后退了一步。屋内杂乱不堪,餐桌上还摆着几个干瘪的奶瓶。客厅里散落着几件小孩的衣物,上面沾满了灰尘。循着异味,民警推开了主卧室的房门,眼前的一幕让所有人都惊呆了:两个幼小的身影静静地躺在床上,已经失去了生命迹象。 经法医鉴定,这对年仅两岁和一岁的姐妹,很可能是因为长期得不到照料,最终因脱水、饥饿和疾病而离世。床边零星散落着一些饼干包装袋和空水瓶,显示出她们生前艰难求生的痕迹。邻居们纷纷赶来,看到这般情景,有的抹泪转身,有的怒斥孩子的母亲乐某,而更多的人则陷入了沉默。 就在一个多月前,这对姐妹中的姐姐曾经有过一次死里逃生的经历。那是个闷热的下午,小区里的居民看到一个蹒跚的小身影在楼道里徘徊。两岁的女童面色苍白,身形瘦弱,衣服上还沾着污渍。热心的邻居们立即将她送往医院,经过及时救治,大女儿才幸免于难。 这一事件在社区内引起了不小的震动。社区工作人员随后找到了孩子的母亲乐某,但她对这件事的态度却出人意料地冷淡。据社区工作人员回忆,乐某当时只是简单地表示会好好照顾孩子,甚至还抱怨孩子不懂事,给她添麻烦。 然而,这次惊险的求生经历并没有改变什么。乐某仍然经常把两个年幼的女儿独自留在家中。有邻居表示,经常能听到孩子们的哭声,但敲门却从来没人应答。即便如此,谁也没有想到,这样的疏忽最终会酿成如此惨剧。 最令人心痛的是,在这次长达一个多月的弃养过程中,乐某不是没有机会回家看看孩子。她多次到社区领取救助金,却从未用这些钱来改善女儿们的生活。相反,为了防止孩子们再次逃脱,她甚至用布条将窗户缠住,用尿不湿夹紧房门。这些"防逃措施"最终成为了两个幼小生命的牢笼。 当这个骇人听闻的案件在南京被曝光后,整个社会都被震惊了。人们难以想象,在这座现代化的大都市里,会发生如此令人心碎的悲剧。两个天真无邪的生命,就这样在母亲的疏忽和自私中,悄无声息地离开了人世。 这起案件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虐待儿童事件,更折射出一系列深层次的社会问题。从吸毒成瘾到家庭解体,从社会救助体系的漏洞到邻里关系的疏离,每一环都值得我们深思。而两个幼小生命的逝去,更是给整个社会敲响了警钟。 要深入理解这起悲剧的根源,需要回溯乐某的生活轨迹。作为一个长期吸毒人员,她曾多次受到行政处罚,但这些惩戒并未让她迷途知返。即便在有了两个女儿之后,她依然无法摆脱毒品的桎梏。 在孩子们出生后的初期,家庭还维持着表面的平静。乐某的男友承担起了照顾孩子的主要责任,使得两个年幼的女童还能获得基本的生活照料。然而,这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并没有持续太久。男友因为容留他人吸毒罪被捕入狱,这个本就摇摇欲坠的家庭彻底失去了支撑。 失去经济来源后,乐某开始依赖社区救助和亲友接济维持生活。社区工作人员回忆,乐某经常出现在社区服务中心,申请各种救助金。每次领取救助金时,她都会表示要用这笔钱改善孩子的生活条件。然而,这些承诺最终都成为了空话。 据社区工作者透露,他们在发放救助金时就注意到一些异常情况。乐某领取救助金后往往很快就会消失,直到钱花光了才会再次出现。而每次她来申请救助时的状态都很不稳定,说话前后矛盾,有时还会出现情绪激动的情况。 邻居们也察觉到了这个家庭的异常。有人表示经常能听到孩子的哭声,但敲门却没人应答。也有人看到乐某深夜才回家,第二天一早就又消失不见。渐渐地,邻居们开始在私下议论这个问题家庭,但似乎都觉得这是"别人家的事",没有采取更积极的行动。 事态在乐某最后一次离家时达到了最糟糕的地步。她在家中只留下了少量的食物和水,甚至采取了极端的措施防止孩子们逃脱。她用布条将窗户反复缠绕,用尿不湿夹住主卧室的门,将两个幼女彻底与外界隔绝。这些措施,与其说是为了保护孩子,不如说是在编织一张致命的网。 这次离开后,乐某仿佛彻底忘记了自己还是一个母亲。即便在这期间多次找相关部门领取救助金,她也始终没有回家查看过孩子们的情况。直到一个多月后,当局势发展到无可挽回的地步,真相才最终大白于天下。 更让人唏嘘的是,在这起悲剧发生时,乐某已经怀有第三个孩子。这个尚未出生的生命,在《刑法》第四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的保护下,成为了挽救其母亲免于死刑的关键因素。最终,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乐某无期徒刑。
江苏南京,一女子沉迷吸毒与玩乐,将两个年幼的女儿反锁家中,外出向社区索取救助金,
自由的百灵鸟
2025-04-02 12:11:58
0
阅读: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