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杨小楼向慈禧求字,慈禧大笔一挥,立刻写了一个大字,可这个字却写错了。正当杨小楼上下两难之际,李莲英说了句话救了他一命。
慈禧爱看京戏,也会在听过戏后,给演员一些赏赐。这天,她来听著名演员杨小楼唱戏,无论是身段还是唱词,杨小楼表演得栩栩如生,慈禧也听得津津有味。
表演结束后,慈禧把桌上的糕点赏赐给杨小楼,这些糕点都是宫廷的御厨特意为慈禧做的,也表示慈禧十分欣赏杨小楼的才华。
杨小楼当场跪下谢恩,可转念一想,这糕点吃完就没有了,也没什么用,倒不如向慈禧求个实际的。
他试探地问道:“老佛爷,草民能不能换个赏赐?”这话刚说出来,就让在场人为他捏了把汗,毕竟拒绝慈禧太后赏赐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不过,慈禧此刻心情正好,倒是没有责怪杨小楼,还问道:“那你想要个什么赏赐呀。”闻言,杨小楼回道:“草民想向老佛爷讨个字。”
慈禧一听要她的字迹,立马笑着答应了。她命人拿来笔墨,一气呵成写成了一个“福”字,只不过在偏旁上多写了一点。
在场的王公贵族也看到了,他们不敢明着说慈禧,却在暗地里窃窃私语道:“这字写错了吧。”
这时,跪在地上的杨小楼不敢起来,也不敢去接慈禧赏的字。
若他回家将这字裱起来,就有更多的人看到慈禧的错误,一旦引起人们非议,慈禧不会放过他的。可他也没有胆子,当面去揭穿慈禧写错了,况且还是自己要的字。
慈禧也意识到了,但她又不能承认,眼下场面就陷入了僵局。这时,李莲英突然对杨小楼说:“老佛爷赏赐的‘福’,自然要比寻常人的多一点了。”
杨小楼十分机灵,立刻识趣地说:“老佛爷赏赐这么多福,草民全家承受不住啊。”这下,慈禧才笑着说:“无妨,哪天再赏你个字就是了。”
杨小楼深知,要不是李莲英反应快,可能自己就难逃一劫了,他也对这个大太监表示了感谢。
其实,这不是李莲英第一次救场。
一次年三十,宫里正在吃饺子,里面有4个放了小金元宝。按照常理,这4个金元宝都要被慈禧吃到,好图个吉利,可不知怎么,有1个竟跑到了隆裕皇后的碗里。
隆裕皇后看得分明,那饺子上有记号,一定是有金元宝的。她端起碗,不知道是吃还是不吃,吓得连连流汗。
这时,李莲英发现隆裕皇后的窘境,趁人不注意,快速换走了隆裕的碗,把那个有金元宝的饺子放进了下一锅,最终慈禧吃到了4个金元宝,心情也变得特别好。
这样的事还有多次,隆裕记得李莲英的好。在她掌权后,也对这个大太监十分尊敬。慈禧去世后,隆裕不仅批准了李莲英退休离宫的请求,还赏赐了不少金银财宝并特批了一块墓地。
能做到这些,除了李莲英自己情商高,也有他了解慈禧的缘故,多年陪侍在旁,没人比他更了解慈禧的脾气。他会说好听的话,也愿意花费心思去哄慈禧开心,身居深宫的慈禧,自然而然把李莲英当成自己晚年的陪伴。
《晚清宫廷生活见闻》记载:
“每天三顿饭,早晚起居,二人都互派太监或当面问候……在西苑和颐和园居住的时候,慈禧太后经常来找李莲英:‘莲英啊,咱们遛弯呀!’有时,她还把李莲英召到寝宫,说些黄老长生之术,两人常常谈到深夜。”
26岁时,李莲英任职储秀宫掌案首领大太监,这个职务需要进宫30年才有资格担任。46岁时,慈禧赏赐李莲英戴二品顶戴花翎,更有违了祖制。
雍正规定过,太监品级不能超过四品,可李莲英却带上了二品的大帽子,这不得不说是慈禧的宠爱。
不过,想要领导对你例外,自己也要有过硬的本事。李莲英做到了让慈禧离不开他,才造就了这场将近半个世纪的主仆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