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年仅23岁的“女流氓”翟曼霞跪在刑场等待被枪决,行刑前她突然对着天空

周律鸣不评 2025-04-01 16:17:10

1983年,年仅23岁的“女流氓”翟曼霞跪在刑场等待被枪决,行刑前她突然对着天空歇斯底里地喊道:“我是无罪的!”话音刚落,随着一声枪响她年轻的生命定格在了23岁。   翟曼霞的自信与独立,放在今天或许只是一个普通女性的性格标签,但在那个年代却显得格外“扎眼”。   只因为,她大胆追求爱情,先后交往了18个男朋友。   ……   翟曼霞家境富裕,生在国内、长在国外,国外的开放思想自然而然也影响到了她,从小便个性乖张、穿衣自由。   甚至,她从16岁便开始交往男朋友,这在国外也很正常。   18岁时,翟曼霞一家回国,她们一家的做派与当时社会环境格格不入,翟曼霞父母还好,为人处世、生活方面都有所收敛。   可翟曼霞依旧我行我素,由于她的思想开放,穿搭时尚,好多男人都在排队追她,甚至不乏有女朋友、有订婚的。   在当地来说,翟曼霞的名声算是臭了,她父母为此也没少劝导,但她始终相信“爱情是自由的”,甚至将父母当做了爱情路上的拦路虎。   百因必有果,也就导致了悲剧发生。   1983年,翟曼霞已经赫赫有名了,但她没有理会那些非议,依旧独树一帜,甚至穿着比基尼在河里游泳,就算是被过往行人看见也毫不在意。   过往男子可能不在意,但过往村妇实在是忍不了了:成何体统、有伤风化!   很快,就有人将翟曼霞举报了,而警方也很快调查出她交往过18个男友的事实。18个男友,放在今天也是相当炸裂,何况是那个“吃人”的年代呢?   因此,许多人对她的行为口诛笔伐,不知检点、伤风败俗、水性杨花,是她的代名词……   彼时,社会正处于一场“大整顿”的浪潮中,法院的介入,很快将翟曼霞的行为被定性为“流氓罪”。   但这种罪名在当时法律体系中,涵盖了许多模糊的行为定义,而她的多次恋爱经历,正好被归入其中。   “流氓罪”这个笼统的罪名,为她的行为贴上了“有罪”的标签,而法律的裁决也迅速而果断,法院最终判处翟曼霞死刑。   在等待行刑的日子里,翟曼霞并未放弃对生命的渴望。   她写了大量的申诉材料,试图向法院争取重新审判的机会。这些文字中,充满了她对自由的追求和对判决的不解,但终究徒劳。   1983年的一个寒冷清晨,翟曼霞被押赴刑场,在她生命的最后一刻,她仰望天空,大声喊出:“我是无罪的!”   但这声呐喊,随即被枪声掩盖,她的青春在枪声中凋零……   事实上,作为一个以惩治个人行为为核心的罪名,“流氓罪”本身的定义模糊,充满了主观性和随意性。   翟曼霞的行为并未触及他人的利益,也未对社会造成实质性的危害,但她的选择却被解读为“破坏风气”,最终以死刑收场。   这不仅是个体的命运悲剧,它提醒我们,社会的进步,需要对个体权利的尊重;法律的完善,需要超越道德的束缚。   如今,随着法治环境的不断改善,翟曼霞案所代表的那种荒谬的正义,早已成为历史。   【信息来源:百度百科——1983年因流氓罪被判死刑的女性】  

0 阅读:1
周律鸣不评

周律鸣不评

感谢大家的关注